礼终肆类,乐阕九成。
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顾惭菲奠,久驰云軿。
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从修辞、词语和句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鉴赏诗歌的表达效果时一般要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手法及作用,并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此诗是唐代皇帝为祭祀昊天上帝而作的颂歌。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礼尽乐止,后两句写仰思俯察,最后一句点明主题。“昊天”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这里指代天地。“乐”是音乐,此处借指礼仪。“仰惟明德”是说仰望着上天的德行,“昊天”指天的广大,“明德”指上天的美德。“敢荐非馨”是说不敢献上芬芳的祭品,“荐”是进献的意思;“非馨”是香草名,这里用作比喻。“顾惭菲奠”,是说回头看着祭坛上的祭品,“菲”是薄的意思;“驰云”,意思是车马飞奔。“灵泽”,指上天恩泽。“悚恋兼盈”是说敬畏而又依恋。“悚”是恐惧的意思。诗人在祭祀天地的场合下,表达了自己的虔诚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之心。

【答案】

①昊天上帝:昊天,即苍天或天空。②肆类:尽情地表达心意。③乐阕九成:乐音演奏完毕,九成,古代乐器奏

乐的遍数。④非馨:不是芬芳的祭品,这里用来比喻祭品不贵重,不敢自夸。⑤瞻荷灵泽:仰望苍天之德。⑥灵

泽:上天恩赐的恩泽。⑦悚恋兼盈:敬畏而又依恋。⑧瞻:仰望。⑨非馨:不是芳香的祭品。⑩菲奠:祭坛上祭品薄如草

末。⑩灵泽:天上的恩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