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
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
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注释】
唐大飨拜洛乐章显和:指唐代祭祀天地、祈求丰年的大飨礼。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在洛阳举行,太宗贞观元年(627)又于洛阳举行,此诗即为第二次祭祀时所唱。大飨礼在太庙南门举行,皇帝率领百官祭献天地。“显和”,即《诗经·周颂》篇名,歌颂宗庙的盛况。
顾德有惭虚菲:指自己德薄位卑,惭愧。顾,回头看。德,德行;谦词,表示自谦。有惭虚菲,有愧于德薄而位卑,惭愧。
明祇屡降祯符:指神明多次下赐祥瑞之物。明祇,神明;指天帝。祯符,祥瑞之物。屡降,屡次降临或降临多次。
汜水初呈秘象:指汜水出现神迹,预示国家将有圣明之君出现。汜水,古地名。初呈,初次出现。秘象,神异征兆。
温洛荐表昌图:指洛阳地区出现祥瑞之象,表明大唐王朝将要兴盛发达。温洛,古地名。荐表,陈述。昌图,兴旺发达的国家。
玄泽流恩载洽:指恩泽广布,恩惠深长。玄泽,玄色之泽,喻恩泽。流恩,恩泽广泛地流布。载洽,深长地流布。
丹襟荷渥增愉:指皇帝身穿红袍,心情愉悦。丹襟,红色衣襟。戴渥,沾润。增愉,增加愉快。
【赏析】
此诗为唐大祀天地时所唱《昭夏令》乐章之一。《唐会要》卷二八《郊祀》云:“大飨祀天地于圜丘之上,其乐章曰《昭夏令》。……其词曰:‘维清缉熙,与天同功,惟景元德,光我蒸尝。’其声曰:《肃雍》,一变至三终。”此诗即是祭祀时所唱,其辞曰:“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这是一篇颂扬天子功德、祈求国泰民安的颂词。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第一、二句是首句起韵,第三、四句是第二句起韵,第五、六句是第三、四句起韵,最后两句起韵。全诗押的是上平十一真韵。
第一句“顾德有惭虚菲”中,“顾”字是回顾的意思,这里是指皇帝回顾自己德薄位卑,惭愧。“德”字是道德;谦词,表示自谦。“有惭虚菲”,有惭愧之意。
第二句“明祇屡降祯符”中,“明”字是指光明,这里是说神明多次下赐吉祥之物。“祇”字是天神;指天帝。“屡降祯符”,意思是多次降临吉祥之物。
第三句“汜水初呈秘象”中,“汜水”是地名,指汜水出现神异征兆。“初呈”,初次出现。“秘象”,神异征兆。“汜水初呈秘象”意思是汜水上出现了神异征兆。
第四句“温洛荐表昌图”中,“温洛”也是地名,指洛阳地区出现祥瑞之象。“荐表”,陈述。“昌图”,兴旺发达的国家。“温洛荐表昌图”意思是洛阳地区出现祥瑞之象,表明大唐王朝将要兴盛发达。
第五句“玄泽流恩载洽”中,“玄”字是玄色之泽,喻恩泽。“泽”字是恩泽;指恩泽广泛地流布。“流恩”,恩泽广泛地流布。“载洽”,“洽”字是深长的意思。“玄泽流恩载洽”意思是恩泽广布,恩惠深长。
第六句“丹襟荷渥增愉”中,“丹襟”是指皇帝身穿红袍。“襟”,衣服的前襟,代指衣服。“荷渥”,沾润。“渥”,是深厚的意思。“荷”,接受。“丹襟”,指皇帝身穿红袍。“荷渥”,沾润的意思。“增愉”,增加愉快的意思。“丹襟荷渥增愉”,意思是皇帝身穿红袍,心情愉悦。
整首诗用七言律诗的形式来写,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