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松树间清风吹过,登上古寺的台阶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江面宽阔如镜,岸边沙滩如雪白;太阳下山时,锦川两岸的花朵像火焰一样燃烧。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稀疏的树木映照在山根,浓密的云雾中鸟儿的身影消失不见。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我感到有些惭愧,因为我只是陪在最后的位置上;然而我渴望飞向九重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诗中的“松径引清风”、“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此外,诗中的“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等词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