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
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
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
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注释:

  •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此生修行的道行浅薄,愁苦地看到自己的未来。
  • 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谁能理解真正的真理,只有上人能够理解。
  • 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自己因为年龄的增长,渐渐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容易亲近。
  • 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不去寻求禅宗的门径,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修行道路的感悟和思考的诗作。
    第一句“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诗人感叹自己修行的道路还很浅薄,对未来充满了忧虑。这里的“修道”指的是修行、修行的道路。诗人感到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第二句“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则是诗人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可能的途径,那就是只有上人能理解真正的真理。这里的“真人”、“真谛”,都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理解真正的真理。
    第三、四句“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诗人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增长了,对于很多事情开始产生陌生感,觉得很难亲近。这可能是由于年纪的增长,使得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发生了变化。
    第五、六句“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诗人认为,如果不向禅宗门径学习,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重视和推崇之情。他认为禅宗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感悟和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修行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以及他对于禅宗的重视和推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