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
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
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
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

【注释】

自知:自我认识。

僻性:偏狭的性格,指性情狂放不羁。

吏事:官吏的事务。

相疏:不相亲近。

看山立:意谓在官署里,像站在山巅一样,可以远眺山水。

无嫌:不介意。

出县居:离开官府居住。

印朱:印章上的红色。

墨砚:磨墨用的石质工具。

经书:书籍。

月俸:每月领取的薪俸。

寻常:平常。

斗储:十斗为一升,斗是容量单位,这里用作货币单位。

【赏析】

诗题《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当为作者于某年某月在武功县任职期间所作,内容多为抒发个人对仕宦生活的感慨和牢骚。

首句“自知狂僻性”,诗人以“自知”二字开篇,表明自己性格狂放不羁,与众不同。这种性格特点使得诗人在职场上显得与世隔绝,难以与人深入交流。“吏事固相疏”,“吏事”指的是官场上的各种事务,“固”表示肯定的语气,“相疏”则说明诗人在这些事务中显得格格不入,无法得到上级的赏识或提拔。

接下来三句“只是看山立,无嫌出县居”,“只是”强调诗人的志向,即远离官场,追求自然的宁静与自由。“看山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官署中仰望山峰的情景,表现出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向往山林生活的心境。“无嫌出县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离开官府、归隐山林的决心。

中间四句“印朱沾墨砚,户籍杂经书”,“印朱”指官员的印章,“墨砚”是研磨墨汁的工具,两者结合暗示着官场中的繁琐公务。而“户籍杂经书”则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多变,涉及各种琐碎事务和法规条例。这些工作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消耗了诗人的精力和智慧。

尾联两句“月俸寻常请,无妨乏斗储”,“月俸”指的是每月领取的薪俸,“寻常请”表示每月领取的俸禄并不多,但并不足以满足生活所需。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些微薄的收入并不会影响他的生活品质,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并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无妨乏斗储”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和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虽然面对繁重的政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和无奈,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追求,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