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
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
绕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
- “营营”形容声音杂乱,这里比喻是非纷扰;“是与非”指对错好坏。
- “前乐后还悲”意味着开始时快乐,但后来却感到悲伤,反映出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译文:纷乱的声音中分辨出是非,开始时快乐,结束时却悲伤。
- 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
- “今世”指当前的生活或社会;“他生”暗示未来或来生。
- “愿似师”表示希望生活能像老师教导的那样有意义和美好。
- 译文:现在的世界就是这样,希望未来能如老师般有指导和帮助。
-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
- “禅房”通常指修行者用来静坐冥想的屋子;“陈隋”指壁画。
- 这里描绘了禅房内部的景象,强调了禅宗修行环境的清幽和简朴。
- 译文:禅房在早晚时分显得空旷,墙上半边是隋朝的壁画。
- 绕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
- “绕径”指的是路径两旁长满了青苔,“苍苔迹”形象描绘了苔藓覆盖的小径。
- “幽人”指的是那些隐居深山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也可能是其他隐逸之人。
- 译文:小径旁长着青苔,不知道是谁在幽静的地方行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声音、是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禅房、壁画、青苔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朴素,意象丰富,充满了禅意和诗意。通过对比现实的悲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探求和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