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难会宿,况复是寒天。
朝客清贫老,林僧默悟禅。
眠迟消漏水,吟苦堕寒涎。
异日来寻我,沧江有钓船。
【注释】
九衢:指京城长安的街道。
况复:何况;何况。
朝客:早晨来京朝拜的客人。
林僧:在山林中修行的僧人。
吟苦堕寒涎:形容吟诵诗文时,口舌生津,满口流唾沫。
沧江:指作者故乡长江边,作者曾于江边隐居。
有钓船:指作者家乡的渔船。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42年(唐文宗开成五年)秋天。诗人和厉玄同去访问无可上人,不料宿处无着落,只好留宿在长安城东的万年县(今属陕西省),并写了这首诗。诗题下注“和”字,说明是应和厉玄之作。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厌倦之情。
首句“九衢难会宿”,意即长安城里车水马龙,繁华喧闹,难以找到一处可以安歇的地方。“况复是寒天”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给诗人带来的不便。这两句写出了长安城的拥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颔联“朝客清贫老,林僧默悟禅。”写诗人来到长安后,发现朝中的官员都是些清贫之辈,而山林中的僧人却能心静神宁地参悟禅宗之道。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官场生活的不满,也流露出他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颈联“眠迟消漏水,吟苦堕寒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的处境。由于无法找到住处,只能睡在屋檐下,因此睡眠的时间非常短暂;而吟诵诗文时,口舌生津,满口流唾沫,又使他感到十分痛苦。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的艰辛生活。
尾联“异日来寻我,沧江有钓船。”则是诗人以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的沧江,在那里继续过着宁静的生活,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惬意。同时,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拜访无可上人,与他共话桑麻,共度时光。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长安城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