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 注释:遵循儒家的教义和精神。吃着粗粮,在森林中安眠。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教义的信仰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服儒师道旨”展现了诗人坚守儒家理念的决心和态度;而“粝食卧中林”则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
2.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 注释:谁了解先生的事情呢?没有身体是本心。
- 赏析: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不在于外在的名声和物质财富,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真诚。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和“返璞归真”的理念。
3.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 注释:空荡的山间传来流水声,故国的天空飘浮着白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自然景象。空山流水和故国白云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的空旷和遥远,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4.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 注释:夕阳西下,谁会来哭泣呢?只有猿和鸟的鸣叫声回应。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悲凉和孤独的情绪。诗人以“日夕谁来哭”表达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感慨;而“唯应猿鸟吟”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物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译文
哭费拾遗徵君
追随儒学之道旨趣,吃着粗粮睡在森林。
谁能理解先生之事呢?没有身体是本心。
空荡荡的山上传来流水声,遥远的故乡白云笼罩。
傍晚时分谁来哭泣?只有猿和鸟在歌唱。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儒家教义的坚持、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