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赁舍亲仁里,寂寞何曾似在城。
饮酒自缘防冷病,寻人多是为闲行。
轩车无路通门巷,亲友因诗道姓名。
自别青山归未得,羡君长听石泉声。

【注释】

亲仁里:地名。居:居住。赁舍:借住。何曾:何时,什么时候。自缘:因为。防冷病:防止寒冷生病。寻人:访求朋友。轩车:指官宦的车子。通门巷:通过门户巷道。亲友:亲戚朋友。道姓名:告知姓名。因诗:写诗。羡君:羡慕你。长听:经常听到。石泉声:泉水声。

【译文】

我三年来租赁了亲仁里的房屋居住,寂寞之感并不如在城里面时强。

饮酒是为了防止寒冷疾病;访求友人是因为他闲适地步行。

我的轩车无法通向亲仁里的大门小巷,我的亲友们因为我写了诗,便知道了我的名字。

自从离开青山以后,还没有回来过,羡慕你常常能听到石泉的声音。

【赏析】

《送李端公归嵩阳山居》一诗是作者为李端公归嵩阳山居写的饯别之作。全篇以“别”字统领全篇,首联即点明“别”,二、三、四、五、六、七各联分别写出送别的原因和原因,最后用“羡君”收束,点出主题。全诗情真意切,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是一首风格朴素、质朴自然的送别诗。

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我三年来租赁了亲仁里的房屋居住。”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内容。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自己为何要租亲仁里的房住,而是从对方说起,这样写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而接下来两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解释和补充:自己之所以要租亲仁里的房屋住,是因为“寂寞何曾似在城中”。这句中的“寂寞”二字,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形容,又是对朋友的一种体贴和关心。在这里,诗人把“在城中”与“在城外”进行了对比,从而突出了自己在城外的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又正是由于长期远离家乡和亲人而产生的。因此,这里的“寂寞”二字,既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反映,又是对朋友处境的深刻理解。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酒的喜爱之情:“饮酒自缘防冷病,寻人多是为闲行。”这句中的“自缘”二字,既表明了自己喜欢喝酒的原因,又体现了自己追求自由生活的态度。而“为闲行”则进一步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诗人没有选择去参加宴会或游赏名胜古迹等娱乐活动,而是选择了独饮的方式,以此来驱散心中的寂寞和忧愁。这种选择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却恰恰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通过写自己的车子无法进入亲仁里大门小巷的情景,以及通过门户巷道去拜访亲友的事情,生动地刻画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联则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通过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状况进行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羡君常听石泉声”一句,更是表达了对好友归隐后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这里的“石泉声”并非指真实的泉水声音,而是用来形容好友隐居后的生活氛围和心境。而诗人之所以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羡慕,则是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整首诗以“别”字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的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更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