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深谷雪方消,莺别寒林傍翠条。
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
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啭诘朝。
少妇听时思旧曲,玉楼从此动云韶。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熟悉所给诗文,同时要结合诗中具体的意象、诗句等分析其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咏莺”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咏莺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来深谷雪方消”一句写莺鸟飞出深谷,来到春天的林间;“莺别寒林傍翠条”,写莺飞到暖和的地方。“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两句,写诗人听到莺的啼唱而感到欣喜,因为莺在春天里唱得最动听。“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啭诘朝”两句,写诗人听到莺的啼叫而想到蜀地杜鹃(即子规)。“少妇听时思旧曲”,“玉楼从此动云韶”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妻子听到莺歌而想起旧日的情事。

【答案】

译文:

春天到来,深谷里的白雪才消融,莺鸟飞出深谷,来到春天的林间。到处都因为烟雾景色好,隔着窗子听到莺鸣而喜欢。

不同于蜀地的杜鹃(即子规)在月落时啼叫,它只跟着天鸡(报晓的公鸡)在清晨歌唱。少妇听了会想到旧日情事,玉楼从此将有云韶(美好的音乐)演奏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莺鸟的特征,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在春天里的欢愉心情。首联点出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深谷”“林间”,突出了莺鸟的特点。“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这两句诗写莺鸟在春天里唱得最动听,因此,莺鸟也喜欢在人们居住的地方生活,它们喜欢“多爱语声娇”。

颔联以蜀地杜鹃(即子规)与莺鸟对比,进一步写莺鸟的欢愉心情。“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啭诘朝。”这两句写蜀地的杜鹃(即子规)在月落时啼叫,它不随着天鸡在清晨歌唱。尾联通过少妇听到莺歌而想起旧日的情事,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玉楼从此动云韶”的意思是:“少妇听了会想到旧日情事,玉楼从此将有云韶(美好的音乐)演奏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