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注释】

晦日: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为腊月三十日;送穷三首:唐代诗人李廓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三首。穷:旧指人或物已尽或衰败、穷困。这里指贫穷。

【赏析】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首诗是《晦日送穷三首》中的一首。全诗语言通俗,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晦日”指农历腊月三十日,也就是除夕之夜,人们把这一天称为“晦日”。在古代社会里,穷人家常常把除夕夜作为一年中最清苦的日子来过。他们没有新衣穿,没有好饭吃,只有用破布裹着身体挨到天亮,然后才敢起床去拜神祭祖,向神灵乞求一年的平安。因此,“晦日”在民间又俗称“送穷节”,意为“送穷鬼出门”。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那些无依无靠的贫苦人家更是要借这个机会向神灵祈求帮助,度过难关。于是,这个日子就成了贫苦百姓最为敏感和敏感的时刻。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场景: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所需的各种用品,孩子们也在一旁嬉戏玩耍。然而,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却有那么一群人——那些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人们——默默地站在街头巷尾,等待着自己的神明降临。他们手中捧着酒杯,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杯口,仿佛在向神灵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感激之情。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贫苦百姓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们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中,但却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只能在街头巷尾默默祈祷,希望神灵能够庇护自己度过难关。而那些富裕的人们却在享受着节日的喜悦和欢乐,似乎与他们无关。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贫苦百姓们更加感到无助和绝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发出了一声深情的呼唤:“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切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这一信念和价值观,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这首《晦日送穷三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关爱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的世界,去感受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所蕴含的温暖和力量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