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
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晦日送穷三首
年深岁久,习俗犹存
-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 诗句释义:每年这一天来临,人们会聚集在街道上,洒酒祭拜,向穷神表示敬意。家家户户都来观看这庄严的仪式,没有人不被这习俗所感动而参与其中。
- 译文:每逢这一特定的日子,整个街道都会变得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纷纷前来,共同参与这个传统的庆典。这种盛大的仪式展示了人们对贫困的深刻印象,以及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对贫穷者生活的同情与尊重。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晦日送穷的场景,通过描述人们在街道上的集体活动,展现了人们对贫穷的态度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即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或悼念那些不幸遭遇的人。
-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 诗句释义:送穷的行为似乎永无止境,仿佛无法摆脱这种传统。而今天,官员的宅邸里,我们被留下,不知何时才能离去。
- 译文:尽管人们努力驱赶贫困,但似乎永远无法真正摆脱它。而今日,当我们来到官员的府邸时,又被长时间地留下,不知何时能够离开。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贫穷无法彻底解决的无奈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失望。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思考。
-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 诗句释义:古人常常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这种分别之痛足以让人心碎。然而,尽管如此,每年都要进行这样的送穷仪式,却无法阻止他们每年外出。
- 译文:古人对于离别的痛苦感受深刻,每次分别都如同灵魂被抽离一般难受。然而即便如此,他们每年依然必须参加这个仪式,即使内心不愿意也不能避免。
- 赏析:诗中的“恨”字传达了深深的哀愁,而“消魂”则形象地描述了离别之痛。虽然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仪式,但人们却始终无法摆脱这种重复的悲哀,反映了一种无奈的现实。
《晦日送穷三首》通过对晦日送穷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贫穷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复杂情感。从对贫困的无奈到对官员生活的厌倦,再到对于别离之痛的无奈,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刻的历史画卷。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看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