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从军行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自君之出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从军时所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人借写自己的从军生活,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渴望归乡的思想感情。全诗可分为四段。
开头两句:“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意思是说,虽然自己侥幸中了进士,但因为自己才能不够高强,所以很快就被贬谪到边远的地方去了。这里诗人用“滥得”一词,表明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地位。“性癖艺亦独”,意思是说自己性情古怪,不喜欢与别人交往,也不喜欢参加各种应酬活动。而诗歌创作则是他唯一喜欢的事情。因此,他在诗歌创作方面就比较有造诣。然而,他的这种才华并不被人们所认可和赏识。这就引出了下面两句:“十年作诗章,六义虽粗成。”这里的“六义”是指诗歌的基本要素,包括风、雅、颂等六个方面。诗人说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一些成就,但是这些成就还不够完善。
中间两联:“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意思是说,由于自己的才能出众,所以将军亲自前来聘请,并让自己离开了儒生的身份。这里的“儒衣裳”是指儒生的服饰,也就是做官的装束。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向往之情。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表现出他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虚受恩”是指没有实际能力的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和提拔。而“不惯把刀鎗”则是指没有实际打仗的经验。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军事生涯的厌恶和恐惧,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联:“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没有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但是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其他的将领们却缺乏这种才能,结果导致敌军被打败。最后两句“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意思是说,自己和其他年老体弱者一样不能跟随部队一起行动。而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地度过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己从军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渴望归乡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问题,例如对于文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