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
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关键词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关键词及赏析。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例如:“水有青莲沙有金”中的“水”“沙”应译为“水中”和“岸上”。

【答案】

译文:水中有莲花,岸上有金鱼,老僧独自在此观心。愁人的想寄居在中峰,只怕白猿半夜啼叫(惊扰了他)。

注释:

水:指水中之月。

沙:指岸上之金鱼。

题景上人山门:题写景致于景上人的山门。景上人:即景上师,对僧人的尊称。

译文:水中有莲花,岸上有金鱼,老僧独自在此观心。愁人的想寄居在中峰,只怕白猿半夜啼叫(惊扰了他)。

注释:

水:指水中之月。

沙:指岸上之金鱼。

题景上人山门:题写景致于景上人的山门。

景上人:即景上师,对僧人的尊称。

题:这里指题写或题咏。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以一“独”字写出了诗人对景上人的仰慕之情和对中峰宿的向往之情。“水有青莲沙有金”一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水中之月比作青莲,岸上的金鱼比喻为明月。这两句不仅把中峰描绘得如诗如画,更把景上人写得高洁清雅。第三句“老僧于此独观心”,点明自己与中峰宿的宿缘。“独观心”表明他孤身一人,远离尘嚣,远离世俗。第四句“愁人欲寄中峰宿”,进一步说明诗人想要寄情中峰,与中峰宿为伴。“愁人”表明他的孤独寂寞。“中峰宿”表明他想要寄情山水,与自然同化。“只恐白猿啼夜深”表明他害怕白猿的啼叫声打扰他的修行,影响他的静坐。“只恐”表现了他的担心。“白猿”表现了他的恐惧。“啼夜深”表现了他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