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冬,诗人由严维处得知包佶被贬为汀州长史,而自己则被贬为临川内史。诗以送别友人起兴,借送别之际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联“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诗人和严维是朋友,两人因受迫害,都避居在江湖之中,所以相逢时自然要依依不舍。此句点明送别的缘由。

颔联“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尽室”指全家,诗人一家现在都成了异乡人。“空念”即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思念故园。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岁储”指家中储存之粮,杜甫在这里用“无”字,说明家中缺乏粮食。“寒服”指冬天穿的单衣,“羡邻机”指羡慕邻居织布机的机杼声。诗人家贫,没有别墅可以居住,只有穿单衣度过严冬。“羡邻机”一句,写出了诗人对邻居的羡慕之情。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尾联“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尾联描写的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的景象。“草色”指的是草丛中的野草,“村桥晚”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村庄桥梁。“蝉声”指的是秋天时节树上的蝉鸣声,“江树稀”则是指江边的树木稀疏。尾联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末联“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夜凉”指的是夜晚的凉爽,“宜共醉”则是说在这种凉爽的夜晚,应该一起饮酒畅饮。“时难”指的是当前形势艰难,“惜相违”则是说在这种艰难的时刻,应该珍惜相聚的时光。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契机,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对友情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