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
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
穷愁读书者,应得假馀光。
诗句原文
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穷愁读书者,应得假余光。
翻译建议
此诗为《观山灯献徐尚书》的原文,描绘了夜晚观灯时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首句“磊落风初定”描述风停后的平静;“轻明云乍妨”形容微薄的云层被风吹散。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形象地描述了月光在云层中摇曳和星光在夜空中的闪烁。最后两句“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则展现了灯笼与烛龙的壮观景象。整首诗以自然美和人文景致交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关键词解释
- 磊落:意为宽广、坦荡,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或气质。
- 轻明:轻盈且明亮,形容云层轻薄透明,易于穿透。
- 疏中摇月彩:指月亮在云层稀疏的地方显得格外明亮。
- 繁处杂星芒:比喻星光在密集的地方闪烁,如同星星的芒刺。
- 火树:指燃烧的树木或灯笼,这里指节日里挂满灯笼的景象。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蜡烛点燃后散发出的光芒。
- 鳞甲:本意指鱼或蛇的鳞片,这里借指蜡烛上的蜡烛芯,因其形状像鱼或蛇的鳞片。
- 穷愁读书者:指那些身处困境仍坚持读书的人。
- 假余光:借由外界的光照亮,形容在困难环境中仍保持希望和学习的动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唐代社会在文化繁荣背景下的生活风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观灯节夜晚的独特美感,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卷。此外,诗人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如“穷愁读书者”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整体而言,《观山灯献徐尚书》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