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解析】
“紫阁东林”,指紫阁寺,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叔缄”是作者对友人的称呼,“松英丸”为道士炼制的丹药,“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意思是说:欣喜之余,觉得这种修炼长生的方法实在是离尘世太遥远了。
【答案】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解析】
“紫阁东林”,指紫阁寺,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叔缄”是作者对友人的称呼,“松英丸”为道士炼制的丹药,“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意思是说:欣喜之余,觉得这种修炼长生的方法实在是离尘世太遥远了。
【答案】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夜启群仙合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独守袁生辙出自《对雪赠徐秀才》,独守袁生辙的作者是:韦应物。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释义是:独自守护袁生的车辙。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拼音读音是:dú shǒu yuán shēng zhé。 独守袁生辙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8句。 独守袁生辙的上半句是: 无为掩扉卧。 独守袁生辙的全句是: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无为掩扉卧的作者是:韦应物。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释义是:闭门不出,隐居自守。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拼音读音是:wú wèi yǎn fēi wò。 无为掩扉卧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7句。 无为掩扉卧的上半句是: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的下半句是: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的全句是
乱绪陵新节出自《对雪赠徐秀才》,乱绪陵新节的作者是:韦应物。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释义是:乱绪陵新节:指纷乱的思绪冲击着新春佳节。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拼音读音是:luàn xù líng xīn jié。 乱绪陵新节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6句。 乱绪陵新节的上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 乱绪陵新节的下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妍光属瑶阶的作者是:韦应物。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释义是:妍光属瑶阶:美丽的雪光属于瑶台般的台阶。这里“妍光”指雪的美丽光芒,“属”是归属于的意思,“瑶阶”则是用美玉装饰的台阶,比喻高雅的地方。整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雪光洒在台阶上,显得格外美丽和高洁。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拼音读音是
千林散春雪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千林散春雪的作者是:韦应物。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释义是:千林散春雪:指春雪飘落,覆盖了千千万万的林木,散布着春天的气息。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拼音读音是:qiān lín sàn chūn xuě。 千林散春雪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4句。 千林散春雪的上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晨起望南端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晨起望南端的作者是:韦应物。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释义是:清晨起床,望向南边。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拼音读音是:chén qǐ wàng nán duān。 晨起望南端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3句。 晨起望南端的上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的下半句是:千林散春雪。
霭霭阴还结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霭霭阴还结的作者是:韦应物。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释义是:霭霭阴还结:阴云浓重,又凝结成雪。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拼音读音是:ǎi ǎi yīn hái jié。 霭霭阴还结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2句。 霭霭阴还结的上半句是:靡靡寒欲收。 霭霭阴还结的下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靡靡寒欲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靡靡寒欲收的作者是:韦应物。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释义是:靡靡寒欲收:寒冷即将消散。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拼音读音是:mí mí hán yù shōu。 靡靡寒欲收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1句。 靡靡寒欲收的下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靡靡寒欲收的全句是: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但望东原绿出自《寄子西》,但望东原绿的作者是:韦应物。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释义是:但望东原绿:只愿家乡的东原草色常青。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拼音读音是:dàn wàng dōng yuán lǜ。 但望东原绿是《寄子西》的第12句。 但望东原绿的上半句是: 日夕上高斋。 但望东原绿的全句是: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日夕上高斋出自《寄子西》,日夕上高斋的作者是:韦应物。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释义是:日夕:傍晚时分;上:登上;高斋:高敞的书斋。释义:傍晚时分登上高敞的书斋。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拼音读音是:rì xī shàng gāo zhāi。 日夕上高斋是《寄子西》的第11句。 日夕上高斋的上半句是:残帙犹见束。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写夹水苍山向东延伸,东南山豁大河通达的景象;颔联写寒树远天的景色;颈联写孤村和雁鸟的景色;尾联写洛桥游宦侣朋,扁舟不系与心同。“洛”是洛阳的简称。这首诗写诗人行舟入黄河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归思萦怀的苦闷心情。 【答案】 (1)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注释:夹着河水的苍山向西延伸,往东延伸至东南,山势开阔,大河就通向了远方。 赏析
【注释】 心同野鹤与尘远:心如野鹤,不为俗世所累。 诗似冰壶见底清:诗如明镜,无一点杂念。 府县同趋昨日事:在府县任职时,都曾经历过昨天的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为旧邦换新主,但人事不变。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指诗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官时,常到上阳宫(汉皇宫)一带游玩,看到秋风凄切、细雨绵绵的景象。
燕李录事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注释: - 燕李录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朝的诗人王维。 - 与君十五侍皇闱:与君,指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十五岁的时候,作者曾陪同他侍奉皇宫。 - 晓拂炉烟上赤墀:晓拂,早晨拂拭。炉烟,指皇帝烧香时的香烟。赤墀,红色的台阶。 - 花开汉苑经过处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注释: 1.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万木丛中云雾缭绕的山峰,宛如一座香阁;西面是碧绿的山涧和竹林。 2.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高高的书房还留有远山清晨的余晖,微细的雪花落在庭院中,寒冷的麻雀在鸣叫。 3.
【注释】 1.章八元:作者友人之字。秀才,即举人。擢第,指考中。应制:应试。2.酣:酒醉。3.辟命:皇帝的命令。4.江南:指家乡。5.宿鸟:归巢的鸟。生:引起。6.关外:指边塞。7.夕岚:夕阳西下的山影。8.毵毵(sān):细长貌。9.都门杨柳:指长安城的东门。 【赏析】 此诗是送别好友章八元入京应试之作。章八元是作者的友人,他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这次章八元进京应试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 “归奏圣朝”意指返回朝廷汇报或报告;“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经过漫长旅途。 - “却衔天诏报蕃臣”中的“天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表明这是一件重要任务;而“报蕃臣”则是向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传达朝廷的信息。 2.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 “本是诸生”指的是曾经作为学生的身份;“守文墨”即守护书本和笔墨,象征学问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