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注释:

萧屑:指风吹树叶的声音。杉松声:指杉树和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声音。

雪满山城曙:山上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天刚亮的时候。

栖禽:停歇或栖息的鸟儿。此指山鸟。愁未去:愁容尚未离去。

乱流:水流湍急的样子。

赏析:

《对春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春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萧屑杉松声”,用萧瑟的声音描绘了杉树和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这里的“萧屑”二字,既形容了风声,又表现了杉松被风吹动时发出的沙哑之声,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冬日的寒冷与孤独。接着,“寂寥寒夜虑”,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寂静与冷清,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颔联“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则描绘了雪后的山城景象。这里的“州贫”,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贫瘠与落后;“人吏稀”,则表明这里的人口稀少、官位不显。而“雪满山城曙”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白雪覆盖了整个山城的景象。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通过描述雪景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则转向了春天的画面。这里的“春塘”可能是诗人家乡的一个池塘或者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而“幽谷”,则是指那片没有被打扰的静谧之地。在这里,作者看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忧虑与不安。因为虽然春天来了,但是那些停歇在树上的鸟儿似乎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这让诗人不禁感到一丝忧愁。

尾联“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则将笔触转向了自然景色中的水流。这里的“开闱”可能是形容水流开阔的情景;“乱流”则表明水流湍急、曲折蜿蜒。而“花枝处”则可能是指在水流之中夹杂着的花朵或枝条。这句诗通过描绘水流与花枝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期盼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然而,他也明白在这美好的背后,自己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所以无法分辨出花枝的具体位置。

《对春雪》这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