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观远沈沈,鸾旗九日临。
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
枝上萸新采,樽中菊始斟。
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

【注释】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我敬奉皇上,恭和皇帝在九月初九这天去临渭亭登高游玩,作诗应制。

层观远沈沈,鸾旗九日临。

层观远沈沈,指登上高处眺望。沈沈,深远的样子。

銮(luán)旗,古代帝王所乘之车,车上有金铃装饰的旗帜,这里泛指仪仗队。

鸾旗,即銮旗。

九日临,即九月九日。

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

帷宫,指皇后乘坐的车。帏幔为帷,皇后乘坐的是重帷。

步辇(niǎn),指皇帝步行时乘坐的辇车,又称“步舆”。

烟岑,山势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地方。岑,同“岹”,高峻的山崖。

枝上萸新采,樽中菊始斟。

茱萸(zhū yú),一种植物,可入药,古人常以之酿酒或制干果食用。

菊,菊花。

菊始斟,即开始酌酒。

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

愿,希望;陪,伴随;事,指节日活动。

岁,一年;深,长久。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秋九月九日,作者扈从到渭水之南的临渭亭,登高宴饮时所作。《全唐诗》收录此诗时题作《九日赐群臣》,而《全唐诗外编》则题作《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这是一首咏赞皇家盛世、颂扬国泰民安的应制诗。

首句写登高望远,描写了一幅开阔壮丽的图画。第二句写銮驾临幸,描写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第三句写侍从随驾,描写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第四句写宴饮赏菊,写尽了欢声笑语。末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喜悦和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首诗的意境雄浑阔大,气韵沉郁顿挫。诗人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