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
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洛阳咏古
石勒童年战机,王夷甫智识之鉴
- 诗句释义
- 石勒童年有战机:描述石勒年幼时期展现出的敏锐军事才能。
- 洛阳长啸倚门时:描绘洛阳城边石勒长啸的情景,表达他孤独或思乡之情。
- 晋朝不是王夷甫:指出历史评价中王夷甫(即王衍)未能预知大智之人的命运。
- 译文对照
- 石勒童年有战机:石勒在幼年就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智慧和战略眼光。
- 洛阳长啸倚门时:石勒在洛阳城外的长啸,反映出他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孤独。
- 晋朝不是王夷甫:王夷甫虽有才华,但在乱世中未能预见自己的宿命,未能实现政治理想。
- 关键词注释
- 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以勇猛著称。
- 洛阳:古代都城,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 王夷甫:西晋时期的名臣,但在政治上未能施展抱负。
- 赏析与思考
- 诗歌通过对石勒和王夷甫两个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思。
- 诗中的“洛阳”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象征。
- 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赞赏,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历史的思考。
- 背景知识
- 石勒出生于羯族,后成为后赵的建立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 王夷甫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才智和政治理念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 创作背景
- 《洛阳咏古》是唐代司空图所作的一首咏史诗,旨在通过历史典故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通过深入分析诗句含义、对比译文、解释关键词、进行赏析与思考,以及介绍背景知识,本篇赏析全面呈现了《洛阳咏古·一作胡曾诗》这首咏史之作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