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注释:夹谷的黄莺在三月的春光中啼叫,野花和芳草都显得格外鲜艳。
来时没有见到侏儒死去,现在只能嘲笑齐国人当年失策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夹谷,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此诗借景抒情,抒发对齐、楚两国战争失败的惋惜之情。
“夹谷莺啼三月天”,写春天景色。夹谷,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莺啼三月天,指春天景象。这两句是说,在夹谷这个山名的周围,黄莺在春天的阳光下鸣唱,百花争艳,野草茂盛。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上句承第一联“莺啼三月天”而来,以景结情,点出夹谷一带的自然风光;下句紧接上句“来时不见侏儒死”,即指齐桓公与鲁庄公争夺夹谷之事,用典生发感慨,抒发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论。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成为中原霸主。次年,齐桓公率军伐燕,占领燕国土地。此后,齐国称霸中原。齐桓公死后,其子襄继位,襄继位不久就死了,由堂弟公子小白(齐桓)继承君位。公元前643年,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经过田氏打败姜氏、双方斗智等事件后,最终公子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
鲁庄公(公元前694-前662),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桓公之子。他统治期间,鲁国实力日渐衰落,先后三次被齐国所侵。前662年,鲁国与宋、卫、陈、郑、许、曹等国结盟攻伐齐国,齐国内乱,无力抵抗而大败于济水之阳。前679年,齐国内乱,公子商人被杀。前660年,齐桓公卒,由儿子小白继位,即齐桓公。
鲁庄公在位时期与齐桓公争夺夹谷,由于鲁国力量较弱,最后战败。齐桓公取得胜利后,并没有因此满足,反而更加骄傲自大起来。后来当鲁庄公派人去向齐桓公求和时,齐桓公竟然拒绝了,并要求鲁庄公到郊外去拜见。鲁庄公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郊外,齐桓公让他先射马,鲁庄公只得射杀了自己的马匹。齐桓公又让他拜谒自己,鲁庄公只得屈膝行礼。最后齐桓公还让鲁庄公献上美女一百人,鲁庄公只好献上七十二人。鲁庄公回国之后,感叹道:“我们当初不知道齐国人会这样做啊,现在我们只可笑楚国人当年的失策了。”
这首诗借咏历史兴亡之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