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译文
在广阔的田野上放眼远望,只见茫茫的草色无边无际,吴楚两国在此交战,形势紧张异常。谁能想到,正是伍子胥入郢之后,才彻底结束了这场混乱的局面,恢复了楚国的安宁。
注释
野田:广阔的田野。
吴楚:古时指春秋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国家——吴国和楚国。
交兵:交战。
此路:此处的路途或地理位置。
谁料:没想到。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入郢:入郢国,指的是伍子胥成功帮助吴国灭楚国,使吴国成为南方的强国。
大开陵寝:指彻底结束战争,恢复和平。
挞平王:通过武力平定了楚国的叛乱。
赏析
《咏史诗·柏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吴楚两国交战的宏大画面,同时通过伍子胥的事迹展现了他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帮助弱小国家战胜强敌,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和平与统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战场的残酷,也歌颂了英雄们为保卫国家、维护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