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
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注释】

灞:在长安东,是渭水的一段。汉献帝建安年间(196年-205年),刘表派刘备到荆州投奔曹操。刘备到了樊城后,听说曹操要征召他当官,于是决定离开荆州北上投靠曹操。关羽、张飞知道后,都不愿刘备离开,并一起去找刘备。刘备说:“我受国家的大恩,怎能不报效国家呢?但眼下局势危急,只有去投奔明公才能保命。”关羽、张飞只好让刘备先走。他们三人告别时,张飞说:“哥哥你去吧,我们兄弟还要在这里共事,一定要把曹操消灭掉!”刘备说:“我去了以后,如果有什么差遣就听你们的吩咐。”张飞说:“我们和大哥的情分比天还大,我们的事情,不用大哥操心。”说着,张飞与关羽分别,关羽对刘备说:“兄长放心,待我们打败了曹军,再回来找大哥。”刘备拜别了二人,便上路向北而去。关羽、张飞相约在潼关相会。后来关羽果然在禁山被曹操所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体诗,作者通过写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来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前两句“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以“白云秋”、“哀风”等意象,描绘出了长安城内的萧瑟气氛,同时借“灞水”之流,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景象的留恋与感伤。

中间两句“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东汉末年战乱时期的感慨。而“仲宣”一词,指的是王粲,他在《七哀诗》、《登楼赋》中多次提及自己的身世和情感,因此,这里的“仲宣”,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心境。

全诗以历史为背景,以个人的情感为线索,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