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过扬州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注释:
- 当年:指过去的时代,即战乱时期。
- 兵戈:战争,这里指的是战乱。
- 处处:到处,形容非常繁荣的景象。
- 青楼:古代娱乐场所,也指妓院。
- 花发:花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洞中:暗喻某个地方,如洞天福地。
- 春日永:春天的阳光长久照临,意味着春天的美好和长久。
- 月明:明亮的月光,通常与夜晚、宁静相关。
- 衣上:衣服上,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雅和舒适。
- 好风多:形容风很清新宜人。
- 淮王:可能是指隋朝的一位王爷。
- 炀帝:指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
- 二十四桥:位于扬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 寂寞:寂静无人,形容曾经繁华的今日变得冷清。
- 绿杨:杨柳绿色,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摧折:折断,比喻事物的衰败或消逝。
- 官河:指扬州市的护城河,历史上曾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生动地描绘了扬州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诗中的“花发”与“月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氛围,而“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兴衰。最后的“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更是以凄凉的场景结束全诗,让人不禁对过去的辉煌感到唏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