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南浮去似飞,楚乡云水本无依。
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晖。
掺袂客从花下散,棹舟人向镜中归。
夫君别我应惆怅,十五年来识素衣。

诗句赏析

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鉴赏与解读

  1. 原文呈现
  • 一叶南浮去似飞
  • 楚乡云水本无依
  • 离心不忍闻春鸟
  • 病眼何堪送落晖
  • 掺袂客从花下散
  • 棹舟人向镜中归
  1. 诗句解析
  • “一叶”象征小船,寓意着离别时的不舍和孤独。
  • 描述船只如飞一般离去,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 “楚乡云水”暗示了离别之地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迷茫。
  • “离心不忍闻春鸟”反映了离别时的悲伤与不忍。
  • “病眼何堪送落晖”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无法挽留时光的无力感。
  • “掺袂客从花下散”描绘了客人在花下分散的场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 “棹舟人向镜中归”形容主人公在镜中看到即将离去的友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惆怅。
  1. 关键词注释
  • “一叶”:代指小船,象征着离别时的孤单与无助。
  • “楚乡”:楚国之地,暗指离别的背景或地点。
  • “云水”:云雾缭绕的水,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此处表示环境的凄凉与孤寂。
  • “离心”:心中所想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春鸟”:春天的鸟儿叫声,常用于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本无依”形成对比,增加了离别的哀伤感。
  • “落晖”:夕阳西下的景象,常被用来比喻晚年或结束的时刻,这里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带来的悲伤。
  1. 情感表达
  • 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矛盾心理和内心世界。
  • 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的离愁别绪。
  1. 文学价值
  •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1. 文化背景
  •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韦庄本人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迁,其作品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1. 现代诠释
  • 虽然这首诗是唐代作品,但它的情感和主题跨越时空,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友谊和离别的主题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