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寻村渡碧溪,稻花香泽水千畦。
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紫菊乱开连井合,红榴初绽拂檐低。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诗句大意为:

  • 第一首诗赏析
  1. 第一句解析:诗人以“一径寻村渡碧溪”作为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这一句通过“一径寻村”和“渡碧溪”两个动作,传达了一种归家途中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2. 第二句解析:诗人继续描绘这一景象,“稻花香泽水千畦”。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稻田的美景,更通过“香泽”二字,展现了稻田成熟时散发出的香气,以及那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漂浮的千畦稻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3. 第三句解析:接下来,“云中寺远磬难识”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远方的寺庙。这里的“远寺”和“磬声”形成了一种静谧而遥远的对比,而“难识”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美景时的迷茫和困惑,可能是由于周围的景色太过迷人,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4. 第四句解析:诗人转而描写竹林中的景致,“竹里巢深鸟易迷”,这句诗通过对鸟儿栖息于深密竹丛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难得的宁静时刻。
  5. 第五句解析:接着,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眼前的紫菊花田,“紫菊乱开连井合”。这句诗通过“乱开”和“连井”的描写,展现了紫菊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仿佛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6. 第六句解析:最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庭院内的景象,“红榴初绽拂檐低”。这句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传达了夏日的热烈与生机,同时也展现了庭院内的静谧与美好。
  7. 第七句解析:最后,“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如渑酒”指的是美酒,而“伤时叹凤兮”则可能寓意着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感慨自己的身世变化。这一句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诗句译文:

  1. 沿着小路去寻找村庄过碧绿的小溪,成熟的稻子香气扑鼻,小河两岸有上千畦稻田。
  2. 云雾缭绕中的古寺声音难以辨认,竹林深处鸟巢深邃不易发现。
  3. 紫菊盛开如同连接成一片,红石榴初开低垂到门前。
  4. 归来后满满捧起像美酒一般的友情,为何要伤怀时感叹凤凰不如鸡。

注释:

  • 一径: 一条小路。
  • 寻村: 寻找村庄。
  • 碧溪: 清澈见底的小溪。
  • 稻香: 指稻田里的香气。
  • 泽水: 指稻田中的积水。
  • 千畦: 指田间纵横交错的沟垄。
  • 云中: 云雾之中。
  • 寺远: 寺庙位置遥远。
  • 磬声: 寺庙中的钟声。
  • 竹深巢浅: 指深密的竹林里小鸟的巢穴并不明显。
  • *紫菊乱开: 形容紫色菊花盛开的样子。
  • 连井: 连接的井。
  • *红榴初绽: 描述石榴初开时的模样。
  • 拂檐低: 形容石榴花低垂的样子。
  • 如渑酒: 比喻好酒。
  • 伤时叹凤兮: 感叹世事变迁,如同凤凰不如鸡一般。

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韦庄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