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沉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朝朝沉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注释: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绛州,即山西洪洞县;郑尚书,即指郑余庆,曾任宰相;献,指进献诗赋。这首诗是诗人在绛州夏日作的,献给了当时的执政大臣郑余庆。

朝朝沉醉引金船:每天沉醉于美酒之中,仿佛是在船上引舟前行。金船,指用金子装饰的船只。

不觉西风满树蝉:不知不觉间,秋风已经吹满了树上的蝉。西风,指南方吹来的季风;蝉,即知了,夏天的代表昆虫。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时间悄然流逝,在银烛的照耀下,景色逐渐消逝。梦中的我,常常寄寓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梦魂长寄玉轮边,玉轮,月亮;寄寓,寄托之意;玉轮边,即月轮的边缘,比喻远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我之所以不能有所作为,总是受到世俗之人的指责和嘲笑。然而,只要能够振奋精神、奋发向前,就一定能够得到有识之士的关爱和鼓励。时流,指当时的社会风气;诮,讥讽、嘲笑的意思;国士,指有才干的人。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明月之下,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家乡,那片遥远的土地和亲人。在绿槐树下,我独自挥舞着马鞭,驱赶着疲惫的马匹,准备踏上归途。客肠,指思乡之情;绿槐风里,即绿槐树下;扬鞭,挥舞马匹,驱马前行。

赏析: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揭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首联“朝朝沉醉引金船”,描绘了诗人每日沉迷于美酒之中的景象。这里的“朝朝”一词,强调了诗人对饮酒的喜爱和依赖程度;而“引金船”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饮酒的方式和氛围。金船,是一种用金子装饰的小船,象征着富贵和奢华的生活;而诗人却醉心于其中,仿佛是在享受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和自由。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不觉西风满树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里的“西风”一词,既代表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而“满树蝉”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颈联“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的心境。这里的“银烛”一词,既代表了光明和温暖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期待;而“梦魂长寄玉轮边”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月光下的景致和梦境中的思绪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则是诗人对自我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思考。这里的“因循”一词,既代表了保守和消极的态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而“奋发须由国士怜”则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诗人在面对世俗的压力和嘲笑时,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也揭示了他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认识。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