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门无计那残阳,更接檐前七步廊。
不羡东都丞相宅,每行吟得好篇章。
【题解】
《唐才子传》:李贺,字长吉,世称“李昌谷”。
七步廊:即长廊七转。
【注释】
席门:指李贺的家。
残阳:日落时的景象。
不羡:不想。
东都:洛阳,古称东都。
丞相宅:指宰相府邸。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小诗。诗人以极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高才的羡慕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首句“席门无计那残阳”,意思是说李贺没有能力为朋友建一座华丽的庭院来迎接贵客。“席门”是借指李贺自己家的小门。“残阳”是形容日落时分太阳西斜的景色,也是用来形容人已老、年事已高的意思。这一句写李贺无力为朋友建造一个豪华的庭院,也暗讽了当时朝廷中那些专权误国的奸佞之臣,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只知享乐,而不知进取,以致国运日衰,民不聊生。“残阳”与“七步廊”相照应,暗示出李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第二句“更接檐前七步廊”,“更”在这里有“再次”“再度”的意思。“七步廊”是唐代京城长安街的一种名胜建筑,由南至北,每隔七步设一廊,共十一段。“檐前”是指屋檐下,即台阶前。“接”在这里有“靠近”之意。“七步廊”在长安城极为著名,是人们游览的好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李贺再一次走近长安城的“七步廊”。这一句既点出了地点,又表现了李贺的豪放洒脱。
第三句“不羡东都丞相宅”,意思是说李贺不羡慕当朝宰相的府第。“东都”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丞相”是古代高级官员的封号,这里泛指权臣。“贵宅”,即权贵之家,指豪门富室。这句诗表面上说李贺不羡慕宰相府第,实际上却是在讽刺当时的权贵们只知道享乐,却不懂得为国家效力,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势地位。李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权贵们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重之情。
最后两句“每行吟得好篇章”,意思是说,每次他边走边吟诵自己创作的好诗句。“行吟”是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富有情趣的漫游方式。“吟”是吟诵,这里是说李贺一边行走一边吟诵着自己所作的诗文,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这里的“篇章”是指诗文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指朋友间的交往和友谊。这句诗既表现了李贺的才华横溢,又能体现出他对友情的珍重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七步廊”的描绘,以及对李贺与朋友间情谊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李贺对友人的敬爱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权贵们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