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丙辰年,即唐昭宗乾宁三年,韦庄于鄜州(今陕西富县)城外寒食节时,因踏青游赏而写下了《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开元坡下日初斜
  • 开元坡:指唐代的开元寺附近的山丘。
  • 日初斜:太阳刚刚向西斜,意味着时间是傍晚。
  1. 拜扫归来走钿车
  • 拜扫:古代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 钿车:一种装饰华丽的车辆,这里指诗人乘坐的车。
  • 归来走钿车:诗人在拜完扫后返回家中,乘坐着华美的车子。
  1. 可惜数株红艳好
  • 红艳好:形容红色的花朵鲜艳美丽。
  • 可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惋惜。
  • 数株:表示有几棵树。
  • 不知今夜落谁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朵会落在谁家的庭院中。
  1.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的艺术风格。《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