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
起喜赓歌日,明良际会时。
【注释】:
登庸:指被推举。趋俊乂(yì):趋就于贤才。厕用:指在朝廷任用。起喜:指开始得志之时。赓(gēn)歌:继续吟诵。明良:贤能的君主和贤臣。际会:遇合,相逢。
【赏析】:
《留别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送别诗,作于天宝三年(744)秋,当时李白因“供奉翰林”而与唐玄宗失和,遂辞官离开长安。此诗为其中的第二首。
首二句写李白受到皇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在朝廷中任用了。“登庸”,即登上仕途、得到任用。“趋俊乂”,意思是要像孔子一样去追求贤才。李白曾自比为仲尼,故此处说“趋俊乂”。“野无遗才”,意谓天下贤才都得到了任用。
三四句写李白得宠后开始得志时的喜悦和对贤君圣主的颂扬。《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于公庭。”毛传以为:吉甫作《崧高》、《烝民》之诗,歌颂周宣王的功德。这里借用其意,说自己现在开始得志,可以继续创作诗歌,歌颂圣明的君主了。“明良”,指贤明正直的君主和大臣。
全诗表达了李白对自己得志后能够继续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