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重兵权,分符属大贤。
中军仍执政,丞相复巡边。
翕习戎装动,张皇庙略宣。
朝荣承睿札,野饯转行旃。
亭障东缘海,沙场北际天。
春冬见岩雪,朝夕候烽烟。
已勒封山记,犹闻遣戍篇。
五营将月合,八阵与云连。
经略图方远,怀柔道更全。
归来画麟阁,蔼蔼武功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张说巡边的赞美和对其成就的肯定。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 圣主重兵权,分符属大贤。
- 诗句翻译:圣明的皇帝重视兵权,分封给有大德的人来管理。
- 注释:这里的“圣主”指的是唐玄宗,“重兵权”是指他非常重视军队的指挥权。而“分符”则是古代的一种权力象征,代表某人被赋予某种责任或权利。“属大贤”则是指将这种权力交给了一位有德有才的人才。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张说能够执掌大权、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赞扬。
- 中军仍执政,丞相复巡边。
- 诗句翻译:在中军府中仍然掌握政权,丞相又亲自巡视边疆。
- 注释:这里“中军”指的是中军的府邸,而“执政”则表示在那里掌权或担任要职。“丞相”指的是当时的重要官员,“复巡边”则是指在边境地区巡视。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张说在中军府中依然能够有效地处理政务,并且他还亲自到边疆地区去视察情况,显示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 翕习戎装动,张皇庙略宣。
- 诗句翻译:迅速整备战马,振奋士气,向朝廷宣布边防策略。
- 注释:这里的“翕习戎装”是指迅速穿上军装,准备出战;“张皇庙略”则是指宣扬和展示朝廷的军事战略。
- 赏析:这句诗赞美张说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动员士兵,并向朝廷展示他们的军事计划,展现了他的能力和魄力。
- 朝荣承睿札,野饯转行旃。
- 诗句翻译:早晨在朝廷受到赞誉,晚上在野外设宴送行。
- 注释:这里的“睿札”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命令,“承睿札”即指接到皇帝的诏令;“野饯转行旃”则是指在野外设宴送行,把车旗也转交给了张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张说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因为他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赞赏,并且在离开时还有这样的待遇。
- 亭障东缘海,沙场北际天。
- 诗句翻译:亭台楼阁沿着大海伸展,沙场位于北方与天空相连。
- 注释:这里的“亭障”指的是古代用来防御的军事设施,“缘海”即指沿海地带;“沙场”是指沙漠地带,“北际天”则是指北方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边疆景象,既有海洋的辽阔,又有沙漠的壮丽。
- 春冬见岩雪,朝夕候烽烟。
- 诗句翻译: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都能看到山岩上的积雪,早晚都能看到烽火台上升起的烟雾。
- 注释:这里的“岩雪”指的是山岩上的雪,“见”即指可以看到;“候烽烟”则是指守候烽火台上的烟火信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边疆地区的严寒和荒凉,但同时也显示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坚守岗位的精神。
- 已勒封山记,犹闻遣戍篇。
- 诗句翻译:已经刻下封山的命令,还听说有戍边的士兵被派遣。
- 注释:这里的“勒封山记”是指刻下关于保护山川的命令;“遣戍篇”则是指关于派往边疆士兵的诗歌或文章。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边疆地区对士兵的重视和关心,以及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 五营将月合,八阵与云连。
- 诗句翻译:五个营寨的将领们在月光下团聚,八阵图与云气相连。
- 注释:这里的“五营”可能指的是边疆的五个营地,“将月合”则是指将领们聚在一起;“八阵”是一种古代的阵法,“与云连”则是指与云气相连接。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边疆军队的团结和纪律严明,以及他们在战斗中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