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欲得适闲情,骑马那胜策杖行。
天暖天寒三月暮,溪南溪北两村名。
沙澄浅水鱼知钓,花落平田鹤见耕。
望断长安故交远,来书未说九河清。
【注释】
酒醒:饮酒后醒来。适闲情:寻找闲适的心境。策杖:拄着手杖。三月暮:春末夏初。沙澄:水清而沙子显露。浅水钓:垂钓于清澈的小河中。花落田:指春天的景色。平田:平坦的田地,也泛指田野。九河:指黄河。
【赏析】
《酒醒》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春日游兴逸然,酒醒之后,骑马出游,见溪南村有钓客,溪北村有耕者,于是心旷神怡,意趣盎然。此诗以“酒”、“马”为线索,写出作者春日出游时所见所感、所想,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闲散自得的心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描写春日风光的好作品。
首句写“酒醒”,是说酒醉醒来,想要找一种闲适的心境,骑马去散步。这里用了“欲得”、“那胜”两个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那胜”即“不如”。第二句写骑马与拄杖的比较。骑着马,比拄着手杖走得快,更能领略到春风拂面之快感。所以,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第三句写天寒地冻的三月暮春,溪南村有钓鱼人,溪北村有耕田人,一派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两句通过对比,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自己内心的愉悦之情。
中间两联,诗人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典故。“天暖天寒三月暮”一句中暗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晏婴的故事(《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休寝焉。”);“溪南溪北两村名”,则暗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沙澄浅水鱼知钓”,写的是一个渔夫在沙上筑堤引水养鱼;“花落平田鹤见耕”,写的是在平地里耕地的农夫。这两句诗,一方面写景,一方面又暗含典故。“沙澄”一词,不仅写出水色,而且写出沙质。一个“澄”字将“沙”写得十分清晰,使读者可以清楚地想象到沙的颜色和质地。“花落平田鹤见耕”,是说春末夏初,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沙澄”和“花落”都暗含典故。“沙澄”暗含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落”暗含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最后两句写长安远,书信难寄。长安,是唐都城所在。《汉书.苏武传》:“汉元帝时,卫律欲降武,武不屈膝,乃幽武于大窖中,绝不饮食……”此处指代长安友人。“未说”二字,表明朋友虽在书信中问候,但并未道出自己的苦闷和忧虑,流露出作者对长安友人的关切之情。“来书未说九河清。”这一句中的“九河”,指黄河。据《史记.河渠书》:“河水多乱流,北纳汶浊河,源注中国不深,又广昌潦,故时溢岸,肥漫千里。”这里借黄河泛滥之事,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苦闷和忧惧。
整首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既有对官场失意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关怀;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忧愁,又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