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师友教为文,卖却鱼舟网典坟。
国有安危期日谏,家无担石暂从军。
非才岂合攀丹桂,多病犹堪伴白云。
争得千钟季孙粟,沧洲归与故人分。

温陵即事

早年师友教为文,卖却鱼舟网典坟。

国有安危期日谏,家无担石暂从军。

非才岂合攀丹桂,多病犹堪伴白云。

争得千钟季孙粟,沧洲归与故人分。

注释:

  • 温陵即事:指作者在温陵(今福建省福州市)的日常生活和经历。
  • 早年师友教为文:早年时,师友们教他写文章。
  • 卖却鱼舟网典坟:卖掉了捕鱼的船和捕鱼用的网,去典当了坟墓。
  • 国有安危期日谏:国家有危险时,我希望能进言规劝。
  • 家无担石暂从军: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暂时随大军出征。
  • 非才岂合攀丹桂:我并不是很有才华,怎么敢去攀附那高不可及的丹桂?
  • 多病犹堪伴白云:即使生病,也愿意陪伴那飘浮于天空的白云。
  • 争得千钟季孙粟:争取到千钟的美酒,就像季孙之赐的粟米一般。
  • 沧洲归与故人分:回到沧洲,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难得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温陵(今福州市)生活期间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早年师友教为文”,诗人回忆了自己早年师友对他的教导,教他要写好文章。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卖却鱼舟网典坟”,诗人卖掉了捕鱼的船和捕网,典当了坟墓。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无奈,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第三句“国有安危期日谏”,诗人表示自己有责任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进言规劝。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第四句“家无担石暂从军”,诗人虽然家庭贫困,但仍然选择随大军出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第五句“非才岂合攀丹桂”和第六句“多病犹堪伴白云”,诗人用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愿轻易涉足功名利禄之事。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谦逊自省的品质。
最后一句“争得千钟季孙粟,沧洲归与故人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季孙之赐的美酒,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品格和情感。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