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谏将军总不知,几随烟焰作尘飞。
东山居士何人识,惟有君王却许归。
《陈·虞居士》,孙元晏,苦谏将军总不知,几随烟焰作尘飞。
东山居士何人识,惟有君王却许归。
注释:虞居士,指作者自己。苦谏将军,暗指直言进谏的将军。苦谏,多次劝谏,但始终不被理解或接受。几随烟焰作尘飞,形容自己在战争中四处奔波,如烟雾中的尘埃般飘散。东山居士,指的是隐居在东山的士人。何人识,谁能够认识他?只有君王,却愿意接纳他。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苦谏将军总不知”,表达了作者对直言进谏者的无奈和失望,他们的声音似乎总是被忽视,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次句“几随烟焰作尘飞”,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乱世中四处奔波,如同被烟尘所吞没的无助感。
第三句“东山居士何人识”,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的抒发。东山居士,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政治中心之外的东山上居住,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着宁静的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为世人所理解。
最后一句“惟有君王却许归”,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希望。尽管隐居生活充满了清高与孤独,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认可和重用。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苦谏者和东山居士的描绘,以及对他们处境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同时,通过对“苦谏”和“隐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描述,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