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蘋。
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
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

【注释】1.芙蓉(荷花):又称莲花。2.菡萏:荷花未开时,其花蕾似苞片,故称。3.夭摇:即摇曳。4.剑芒:比喻荷花的茎杆。5.参差荇:荇是水中植物,这里泛指莲叶。6.苒弱蘋:弱草,水边生长的草。7.巢翠甲:栖息在绿叶上的鸟雀。8.戏赪鳞:嬉戏于水中的鱼儿。9.时先后:时间先后。10.言色故新:形容事物新旧交替。

【赏析】

《赋得芙蓉出水》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初秋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联“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描绘了荷花在秋季绽放的场景。“菡萏”指的是尚未开放的荷花,而“迎秋吐”则表示它们在秋天到来之际开始绽放。“夭摇映水滨”则形容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美丽动人。

颔联“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荷花的美丽。“剑芒”是指荷花的茎杆,如同利剑一般直插水中;而“宝匣”则暗指古代传说中的神秘宝箱,象征着荷花的珍贵与不凡。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诗人赞美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姿态。

颈联“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苹。”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生长状态。“下覆参差荇”意味着荷叶覆盖在水面之上,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景象;而“苒弱苹”则是指那些柔弱的水草和浮萍,它们依附在荷叶上生长。这两句诗通过对荷叶和水草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生长过程中的自然之美。

尾联“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巢翠甲”指的是鸟儿在绿叶间筑巢栖息,寓意着荷花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戏赪鳞”则表示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与前句相互呼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荷花的美丽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