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开涸冱,寝庙致精诚。
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
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
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
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
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

【解析】

此诗为五言排律,内容是作者向神灵奉献祭品。“荐冰”即献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答案】

译文:在严冬中开冻的湖面,供奉神像时虔诚祈祷。颜色静穆澄澈如三杯酒,光线清冷肃然如两楹之侧壁。形状像盐不是近侍进献,玉豆象征隐士的潜行。春分展礼自显其诚,坚冰从北陆形成而就。藉茅以心共缔结盟誓,出鉴水而渐明其意。幸得来观献祭,灵台之中一小生。赏析:《荐冰》是诗人向神灵奉献祭品的五言排律诗。全诗四句,内容是诗人向神灵奉献祭品。

第一联:“凌寒开涸冱,寝庙致精诚”。首联写献冰的起因。“凌寒”指冰雪融化;“涸冱”指河川干涸。“开涸冱”,指献冰。“寝庙”指神灵居住之所,“致精诚”,即献上祭品表示敬意。

第二联:“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颔联写献冰的仪式。“色静澄三酒”,指用三杯酒作为献品,“色静澄”形容三杯酒清澈明亮如冰;“光寒肃两楹”,指献冰时用蜡烛照明,烛光清冷肃然地照亮了两扇门。

第三联:“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颈联写献冰时所用的祭品。“形盐”指盐块,“非近进”指不通过人传递,“玉豆”指玉质的小酒杯,“为潜英”指这些小酒杯象征有才能的人。

第四联:“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尾联写献冰的时间和地点。“春分”即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坚从北陆成”指冰块在北陆(北方)结成。

末联:“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藉茅”指插在地上的茅草,“水渐明”,比喻自己的心境渐渐明亮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