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
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
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注释:

野人(指诗人自己):隐居的人,此处泛指不仕之人。膺辟命:接受朝廷的征召。黄卷:古书卷轴,这里指经籍,借指官职。柴扉:柴门,简陋的门户。青山岂更归:表示不愿做官。马留苔藓迹:马儿在山间留下了足迹,但已离开。薜萝衣:薜荔和女萝制成的衣。薜荔是一种植物;女萝是攀缘性的植物。他日相思处:将来思念的地方,即天边望少微。天边:天空边缘。少微:古代对金星的别名,这里指金星。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出仕的惜别之情。首句“野人膺辟命”,表明诗人自甘淡泊,不求功名,所以当有征召的时候,他欣然受之,毫无怨尤之意。次句“溪上掩柴扉”,表明他虽然接受了朝廷的征召,但仍隐居溪上,不肯轻易离开自己的茅屋柴门。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之所以要接受征召,是因为他对仕途生活并不向往,而隐居的生活更能让他感到满足。然而,当他即将离家出走时,心中却不免有些依依不舍,因为那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第三、四句“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他将离去,而朋友却要远赴天涯。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人所说的“青山难改旧时颜”,可见友情之深厚。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依然选择留下,因为他深知友情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正是他作为一位文人所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最后一联“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则以景作结,既点明了友人离开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马儿在山间留下了足迹,人却已离开了。这种离别的场景,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岁月,那些与朋友共度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而如今,他们各自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一起畅谈理想,共享欢乐了。这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使得诗歌显得更加深沉而感人。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出仕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友情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友情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