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注释】

昆吾:指春秋时楚国邑名。铁冶(yě):冶铁的工场。飞炎烟,炉火熊熊。红光紫气:形容宝剑发出的光芒。炼(làn),锤炼。凡几年:经过多长时间。铸得宝剑名龙泉:这把剑是名贵的“龙泉”剑。良工:好的工匠。叹奇绝:赞叹这剑的珍贵。琉璃玉匣:用琉璃装饰的匣子。错镂金环:用金属镶嵌的环子。映明月:映照着月光。无风尘:没有乱世。周防君子:为有道之世所保护。精光黯黯青蛇色:剑身暗淡,但闪烁着像青色蛇一样的光泽。文章片片绿龟鳞:剑身上刻有像乌龟壳那样的花纹。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不只是结交了侠义之士,也曾接近过英雄豪杰。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怎说途中被抛弃,沦落到监狱里。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即使尘封埋没,也仍能夜夜发光。

【赏析】

《古剑篇》是一首咏物诗,借宝剑来表达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感慨。全诗共四段,每一段都以宝剑为中心,通过描写宝剑的不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朋友、事业等不同方面的追求和感悟。

第一段描绘了宝剑诞生的神奇过程,以及它的锋利无比。诗人用”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冶炼宝剑的场景,火焰与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红色的光晕,紫色的光气也弥漫开来,显得非常耀眼夺目。接着,又通过”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两句,强调了宝剑是由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锻造而成,而最终成就的则是那把名扬天下的”龙泉”剑。

第二段则转而描述了宝剑本身的特质和风采。”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两句,将宝剑的颜色比作霜雪,既表现了它晶莹剔透的美感,又暗示了其高贵的身份。接着,又通过”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两句,具体描绘了宝剑的外观特征,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又如同盛开的莲花一般美丽动人。这些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宝剑的样子,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这把宝剑的赞美之情。

第三段继续描绘了宝剑的辉煌历程。”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两句,表明在那个和平的时代,宝剑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成为了君子们的守护者。这里的”周防君子”一词,既有保护之意,也有赞扬之意,既表示了宝剑的价值,又体现了诗人对于君子的期待。接着,又通过”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宝剑的光辉与美艳。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宝剑的外形特征,更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了宝剑在不同光线下的光影效果,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段则是对宝剑命运的感叹。”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然而,尽管宝剑曾经受到了如此多的赞誉和追捧,最终还是遭到了遗弃和冷落。”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此事的无奈与悲伤,又展现了他对于命运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一句”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宝剑的自信与坚定。虽然它已经沉寂在尘土之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与荣耀,但它仍然能够在夜晚散发出令人难以忽视的光芒,这既是对它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信念的坚守与坚持。

这首诗通过对宝剑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友情、事业等不同方面的追求和感悟。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让人在品味之余也能收获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