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长至远,四牡向幽并。
衰木新田路,寒芜故绛城。
遥听边上信,远计朔南程。
料变当临事,遥知外国情。

【注释】

北风长至远,四牡向幽并。北风长至:指冬至时节的风。四牡:四匹马。幽并:幽州、并州(今山西省),都是当时北方边地。

衰木新田路,寒芜故绛城。衰木:枯萎的树木。新田:新开垦的土地。寒芜:荒草。故绛:古地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遥听边上信,远计朔南程。边信:边境上的书信。朔南:北部边塞以南。

料变当临事,遥知外国情。料变:预料变故。临事:临危受命。外国:这里指吐蕃。

【译文】

北风吹来,冬至节到了,我骑着四匹马去幽州、并州的边地。

枯萎的树枝长满新耕的田地,荒草覆盖着旧日的绛州城。

远远听到边境上的书信,谋划着北方边塞的战事。

预料到将会发生变故,预先知道吐蕃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张胄曹赴太原与河中节度使商议军务时所写的。全诗分三层,每层又分两层,层次分明,脉络清楚,首尾呼应,一气呵成。首联点明时间,次联写景,渲染气氛;三联议论,抒发胸臆;末联总结,寄语张胄曹。

此诗以“北风”入题,点明季节。“长至”,即冬至之月,古代以仲冬为岁终,因此冬至又称“至冬”,“至节”。此时,天寒地冻,正是出征之时。“四牡”,即四匹马,这是出行的坐骑。“向幽并”,即奔赴北方边疆,幽州、并州皆为当时边地重镇。这两句交代了出行的时间、地点及任务,为下文作铺垫。

“衰木新田路,寒芜故绛城”。“衰木”与“寒芜”对举,写出了荒凉萧瑟的景色。“衰”、“寒”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边地的气候特征,又写出了边地的荒凉景象。“新田”、“故城”相对,表明作者要去的是新开垦的土地和已经废弃的城市。

“遥听边上信,远计朔南程”。“边信”“朔南”都暗示了此行的艰险和紧迫。从“信”字可以看出,此行并非一般性的出使,而是有使命的重任在身。

“料变当临事,遥知外国情。”“料变”、“临事”都说明此行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而“遥知”则表明此行的艰巨性和艰难性。这里的“外国”,应包括吐蕃在内。吐蕃是当时我国西北边疆上的主要敌人之一,其势力也日益壮大,威胁着唐朝的统治安全。

此诗语言简练、质朴自然,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