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
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郭正字,即郭震。时诗人任左拾遗,送他归郢州(今湖北宜都县),并有《送郭正一归郢州》等诗。首联“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言送别之际,郭正字已将济江赋写成了文章,但自己的俸禄仍然很清贫。颔联“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写在商山道上,积雪未融,郭正字全家都在楚塞之间,与自己一样生活贫困。颈联两句,写郭正字归家后,又要去荆门(今湖北荆州市西北)广陵江口的渔潭,而自己则要离开渔潭去荆门郡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故说“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尾联两句写郭正字归国后,可能又要到江陵赴任,而自己则要离乡而去,所以说“惊鸥那可亲”。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仕途坎坷、归乡后的辛酸苦楚之情。

【答案】

①济江篇: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济江:渡过长江。

②书府:指中书省。

③积雪商山道:商山是秦岭支脉的一个山岭,位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城)西南,这里代指京城长安。积雪:喻指朝廷的权臣。

④全家楚塞人:楚塞:楚地的边塞地区,这里指荆门一带。家人:指自己。

⑤却别:辞别的委婉说法。

⑥渔潭:指江陵附近渔潭。

⑦荆门: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县城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