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寒鸿过尽残阳里,楼上悽悽暮角声。
塞上曲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寒鸿过尽残阳里,楼上悽凄暮角声。
注释:
- 惯习干戈事鞍马:习惯了拿起武器和马匹。
- 初从少小在边城:刚开始是在年少时就在边境的城市生活。
- 身微久属千夫长:自己地位卑微,长久被指派为千夫长的职位。
- 家远多亲五郡兵:家中距离遥远,有很多亲人都是五郡的士兵。
- 懒说疆场曾大获:懒得谈论自己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就。
- 且悲年鬓老长征:只能悲哀地感叹年华老去,一直在外征战。
- 寒鸿过尽残阳里:寒冷的鸿雁飞过时,夕阳已经落下。
- 楼上悽悽暮角声:楼上传来凄凉的暮角声。
赏析:
《塞上曲》是一首反映边关士兵生活状态的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边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边疆军人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诗人以“惯习”开头,表达了自己长期从事于战争和骑马这两种活动的习惯。而“初从少小在边城”则表明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边境城市度过了自己的早年时光。这里的“边城”指的是边疆的城镇,暗示了诗人可能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军事重地的环境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的成长背景。
第二句“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个人境遇。他虽然地位不高,但被长时间地指派为千夫长,意味着他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同时,由于家庭原因,他不得不远离家乡,成为五郡中众多士兵中的一个,这样的生活使得诗人不得不面对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不愿意提及自己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就,可能是因为这些成就给他带来了压力和困扰;另一方面,他感叹自己的年华老去,一直在外征战,无法享受家庭的温暖。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家庭的渴望。
第四句“寒鸿过尽残阳里,楼上悽悽暮角声”,则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寒鸿飞过,夕阳西下,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凄凉。而楼上传来的暮角声,更是增添了一份孤独和寂寞的氛围。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塞上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边疆军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边疆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些坚守边疆、为国家付出的人们的深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