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已,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解析】
此诗是赠给卢明府的。卢明府,指作者友人。卢在任时,为官清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作者有感而发,作此诗以相酬赠。
全诗可分五段来赏析:
第一段(首二句):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良吏,即好的官吏,这里指好的地方长官。良吏不易得,意谓地方上的好官吏不容易得到;古人今可传,意思是说,古代的好官吏今天仍然能够被人们传颂。良吏不易得,表明了作者对良吏的珍视之情;古人今可传,又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之意。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是全诗的主题所在,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诗人通过“良吏”“古”和“今”这几个关键词来强调这一思想。
第二段(三、四句): 静然本诸已,以此知其贤。静然,即安静的样子,这里指内心平静。诸己,指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内心平静,是因为自己做到了廉洁奉公。静然本诸己,意谓自己能做到心平气和,这是因为自己做到了廉洁奉公;以此知其贤,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自己具有贤者的美德。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这是对前面一句的具体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的内心平静的原因。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强调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自身的廉洁奉公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段(五、六句):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我行,即我的品行。挹高风,意思是吸取高尚的风气。兼少年,指年轻而又具有远大志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品行受到高尚风气的影响,羡慕你们年轻人既有远大的志向,又很年轻。我行挹高风,意谓自己的品行受到了高尚风气的影响;羡尔兼少年,意思是羡慕你们年轻人既年轻又有远大的志向。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这是诗人的自我陈述,也是对自己品行的一种自我评价。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表明自己受到高尚风气的影响,同时羡慕年轻人既有远大志向又有青春年华。
第四段(七、八句):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胸怀豁,即胸怀开阔。史汉,这里泛指史书典籍。《汉书》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胸怀开阔,就像清夜一样宁静,史书典籍就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胸怀豁清夜,意谓自己胸怀开阔,能够像清夜一样宁静;史汉如流泉,意思是说史书典籍如同不断流淌的泉水一样。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这是诗人对自己胸怀开阔的进一步说明。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表明自己的胸怀开阔,能够像清夜一样宁静,并且学识渊博,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
第五段(九、十句):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明日,即明天。行春,即巡视春天的田园。郊坛,即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也泛指帝王郊外的祭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天还要巡视春天的田园,然后逶迤地走出郊外的祭坛。明日复行春,意谓明天还要巡视春天的田园;逶迤出郊坛,意思是说然后逶逦曲折地走出郊外的祭坛。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这是诗人对未来行动的具体设想。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明天还要巡视春天的田园,然后离开京城到郊外去巡视的意思。
第六段(十一、十二句):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登高,即登上高处。见百里,指看到远处的田野。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高处看到远处的田野郁郁葱葱。登高见百里,意谓登上高处看到远处的田野景色;桑野郁芊芊,意思是说桑田郁郁葱葱一片青翠。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这是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描绘自己登上高处所看到的美景。
第七段(十三、十四句):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时平,指天下太平无事。俯鹊巢,即俯视着鸟儿筑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俯视着鸟儿筑巢;岁熟人多烟,意谓庄稼丰收的时候,人烟稠密。时平俯鹊巢,意谓天底下太平无事的时候,俯视着鸟儿筑巢;岁熟人多烟,意思是说庄稼丰收的时候,人烟稠密。时平俯鹊巢,意谓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俯视着鸟儿筑巢;岁熟人多烟,意思是说庄稼丰收的时候,人烟稠密。这是诗人对和平时代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和平时代的期盼。
第八段(十五、十六句):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奸猾,即奸佞邪恶的人。唯,只。闭户,即关起门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奸佞邪恶的人只有关上门才敢出来活动;逃亡归种田,意谓逃跑出来的人回到田地里耕种土地。奸猾唯闭户,意谓奸佞邪恶的人只有关上门才敢出来活动;逃亡归种田,意思是说逃跑出来的人回到田地里耕种土地,不敢再做坏事了。奸猾唯闭户,意谓奸佞邪恶的人只有关上门才敢出来活动;逃亡归种田,意思是说逃跑出来的人回到田地里耕种土地,不敢再做坏事了。这是诗人对奸佞邪恶之人的谴责。诗人通过对他们进行谴责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第九段(十七、十八句):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回轩,即回头观望的意思。轩,这里泛指车或轿之类的交通工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回头望望自己的住处在城南边,老人小孩都在马前聚集。回轩自郭南,意谓回头望望自己的住处在城南边;老幼满马前,意思是说老人小孩都挤满了马前。回轩自郭南,意谓回头望望自己的住处在城南边;老幼满马前,意思是说老人小孩都挤满了马前。这是诗人对自己住所所在地的描述。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描绘自己住所所在的地区的景象。
第十段(十九、二十句):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均赋役,即平均赋税徭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家都来欢迎蚕农的到来,没有徭役牵累他们。皆贺蚕农至,意谓大家前来欢迎蚕农的到来;而无徭役牵,意谓没有徭役牵累他们。均赋役,意谓平均赋税徭役;而无徭役牵,意思是说没有徭役牵累他们。这是诗人对农民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第十一段(二十一、二十二句):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君,这里指君主。黎庶,即平民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观察平民百姓的心声,真诚地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安定生活。君观黎庶心,意谓君主观察平民百姓的心声;抚之诚万全,意谓真诚地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安定生活。君观黎庶心,意谓君主观察人民的生活状况;抚之诚万全,意思是说真诚地爱护他们才能使人民安定生活。这是诗人对君主的劝诫。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劝说君王要关心人民的生活并真诚地爱护他们。
第十二段(二十三、二十四句):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何幸逢大道,意谓多么幸运遇到了圣明之道;愿言烹小鲜,意谓愿意献上一些薄礼作为对圣明之道的感谢。何幸逢大道,意谓多么幸运遇到了圣明之道;愿言烹小鲜,意思是说愿意献上一些薄礼作为对圣明之道的感谢。这是诗人对君主的劝诫。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来劝说君王要遵循圣明之道行事。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卢明府的。卢明府指作者友人。卢在任时为官清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作者作此诗以相酬赠。
诗一开头两句“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就明确指出了作者赠诗的意图——赞颂朋友为官的清正和品德高尚以及由此赢得的人们的敬爱和信任。良吏是指那些为政清廉、办事公正、不谋私利的好官吏。作者认为这样的好官吏不容易找到,但是历史上却是可以传诵的榜样。这里的“易得”、“可传”都是褒义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为官清正之士的由衷赞美。
接下来的句子“静然本诸己”,是承接上面“良吏不易得”而来,意思是说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廉洁奉公,完全是从自我做起的结果。这里的“静”字用得非常精妙,它不仅表现了作者本人内心的平和、淡泊,而且也暗示了他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没有私心杂念,完全出于公心。
最后两句“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则是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感慨和祝愿。他希望朋友能够继续保持这种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并且祝愿朋友能够年轻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