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
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
君披鹤氅独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迎春避腊不肯下” - 迎接春天,避开腊月,不愿意降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抗拒和对春天的期待。
    注释: 冬季结束,春天来临前的一段时期通常被视为一年中的过渡期,人们往往希望摆脱旧年的寒冷,迎接新生的活力。

  2. “欺花冻草还飘然” - 欺骗花朵,让冻草依然飘扬。形容冬末春初的景象,虽然寒冷但生机依旧。
    注释: “欺花”可能指雪花覆盖了花朵,使其看起来依然美丽;“飘然”则形容这些被雪覆盖的花卉随风轻舞的姿态。

  3. “光填马窟盖塞外” - 光芒填满马槽的角落,仿佛盖过外面寒冷的世界。形象地描绘了冬去春来时,万物复苏、光明普照的美景。
    注释: “马窟”即马槽,这里用来形容冬日里的昏暗与寒冷;“塞外”则是更广阔的地理背景,暗示着从北方边境到南方的广阔地域都在春光中焕发生机。

  4. “势压鹤巢偏殿巅” - 势力压倒鹤巢,让它只能偏于宫殿的高处。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对比。
    注释: “鹤巢”通常是指高耸而稳固的栖息之所,而“偏殿巅”则强调其位置之高,难以被其他事物所替代或超越。

  5. “山炉瘿节万状火” - 山炉中燃烧的火苗形态各异,如同万种变化。这里的“瘿节”可能指的是山炉的形状或者材质,使得火焰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注释: “瘿节”形容山炉的形状不规则,有的地方凹凸不平;“万状火”则形容火焰形态多变,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6. “墨突干衰孤穗烟” - 墨突上的烟干枯且稀少,只有孤独的穗烟。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墨突上的烟代表着某种生命力的消逝。
    注释: “墨突”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设施,用以调节室内温度;“干衰孤穗烟”则形容墨突上的烟已经干涸,只剩下孤单的一缕,象征着某种力量在逐渐减弱或消失。

  7. “君披鹤氅独自立” - 你穿着鹤毛制成的长袍独自站立。这里的“君”可能是对某个人的称呼,或者是借用了鹤的形象来象征某人。
    注释: “鹤氅”是一种用鹤毛制成的长袍,常用来比喻高尚、洁净或超凡脱俗的品质;“独自立”则描绘了一个人独立自主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

  8. “何人解道真神仙” - 又有谁能领悟真正的神仙之道?这里的“道”可能指的是修炼成道、达到某种境界的意思。
    注释: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和超脱尘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不满和批判。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诗人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