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
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
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
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

【注释】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应是诗人对友人的诗作了和作,而“次韵”是指和诗时用原题中的词牌名。

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飞驰的船桨参差不齐地掠过早梅枝上。我虽然想避开梅花的寒气,但还是被那洁白娇媚的花朵吸引住了目光。

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春风似乎怜爱着梅花那淡雅娇媚的芬芳而停留下来;月光似乎在欣赏梅花艳丽的花容而将它映衬得更明亮了。

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那高耸的梁殿难道不是萧衍(即萧道成)的吉兆吗?齐朝的皇宫里莫非就是那位如花似玉的少女(即萧绎的妃子)所生的地方吗?

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不知道谢眺(字休横)因为离别的忧伤而酒醒,面对清波荡漾的江水,定会增添万般愁绪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乘船游赏野梅时所作。首联说诗人乘坐的小船驶过早春盛开的梅花林时,不禁停下了脚步,观赏着那如雪般的白梅。尽管诗人想尽量避开那寒气凛冽的气息,但终究无法完全摆脱它的诱惑。第二联中诗人将梅花喻为美人,用风、月来比喻自己对梅花的喜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三联诗人想象梅花如同萧衍一样具有吉祥之兆,又像齐朝皇宫中的少女一样美丽,暗含着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中,诗人以“不知谢客”为引子,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伤感。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