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仙驭入崆峒,百世犹传至道风。
暂应青词为穴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金公的的生炉际,琼刃时时到梦中。
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诗歌意象等来分析。
“鼎成仙驭入崆峒”,鼎成,喻指《周易》;仙驭,仙人的座驾;崆峒,山名,在今陕西平凉市西,有“天下第一山”之称。意思是说,《周易》已经炼成(鼎),仙人的座驾已经驶入崆峒山中。这里用《周易》比喻诗人自己,说自己像仙人一样,已修炼成高深的道教功夫,能够飞升仙境了。“百世犹传至道风”,意思是说,这种道术和修养可以流传后世,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暂应青词为穴凤”,意思是说,暂时应诏撰写文词,以帮助凤凰筑巢。这里运用典故,将“青词”(皇帝所下的韶书)比作凤凰的巢穴。“穴凤”比喻自己的才学与文章。“却思丹徼伴冥鸿”,意思是说,想到自己只能陪伴冥冥中的大雁。这里的“丹徼”,是神话传说中日月经天的地方,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冥鸿”,即大雁。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只能像大雁一样,在神仙居住的地方相伴飞翔。“金公的的生炉际”,意思是说,金公的炉火已经炼就(鼎)。“生的”是动词,意为炼就。“生炉”,“生”通“盛”。炉火,代指炼丹炉。“金公”指唐人王轩。王轩曾炼丹于此地,所以称其炉曰金公之炉。“生炉际”,指王轩炼丹炉已成。“琼刃时时到梦中”,意思是说,琼玉制成的刀经常进入我的梦境之中。“琼刃”,即玉制利刃,这里比喻王轩的诗作。“时时”,指常常。“梦中”,比喻梦中得到。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常常梦见自己梦游于神仙居住之地,与神仙相伴,而王轩的诗则如同玉制利刃一样,常在我梦境中出现。“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意思是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会回到家乡(隐居于浮山),那时我要把王轩的诗带到云室(仙人居住之地)去,让他欣赏。“浮山”,山名。在今浙江桐乡县南。《吴越春秋》载:“禹理水后,会诸侯江南,防风氏后至,禹杀之,三年不雨,风后吹律定太阳历,禹命其子启登浮山观之。”后来就用浮山指隐居之地。“云室”,指仙人居住之地。“十洲”,泛指仙境,这里指浮山。
【赏析】
这是一首奉和王袭美的咏物诗。首联两句写仙人炼丹得道,乘龙升天的情景。颔联两句写自己暂时应诏撰文,帮助凤凰筑巢,而终难与凤凰比翼。颈联两句写自己只能在仙界与冥鸿为伴。尾联两句写自己担心总有一天会回到家乡,届时要把王袭美的文章带到那里给他看。全诗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