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溪上有渔舟,竿倚风蘋夜不收。
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
【注释】
故人:旧友。溪上:水边。渔舟:指小舟。竿倚风蘋夜不收:意思是说,友人的渔舟在风浪中摇曳着,好像靠在了风中的芦苇上,一直到夜晚都停泊在那里,没有移动。洪乔宁作置书邮:意思是说,如果友人有书信,请用洪氏之船来传递。宁:代词,犹“岂”,难道。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一幅渔舟停泊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故人溪上有渔舟,竿倚风蘋夜不收。
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
【注释】
故人:旧友。溪上:水边。渔舟:指小舟。竿倚风蘋夜不收:意思是说,友人的渔舟在风浪中摇曳着,好像靠在了风中的芦苇上,一直到夜晚都停泊在那里,没有移动。洪乔宁作置书邮:意思是说,如果友人有书信,请用洪氏之船来传递。宁:代词,犹“岂”,难道。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一幅渔舟停泊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尔命何处惜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尔命何处惜的作者是:陆龟蒙。 尔命何处惜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尔命何处惜的释义是:尔命何处惜:你的命运究竟在何处可以惋惜。 尔命何处惜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尔命何处惜的拼音读音是:ěr mìng hé chù xī。 尔命何处惜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8句。 尔命何处惜的上半句是: 城高功亦高。 尔命何处惜的全句是:城高功亦高
城高功亦高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城高功亦高的作者是:陆龟蒙。 城高功亦高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高功亦高的释义是:城高功亦高,意指城墙建筑得越高,所体现的功绩也就越大。这里强调的是建筑者技艺的高超和工程规模的宏伟。 城高功亦高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高功亦高的拼音读音是:chéng gāo gōng yì gāo。 城高功亦高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7句。
将军要却敌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将军要却敌的作者是:陆龟蒙。 将军要却敌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将军要却敌的释义是:将军要却敌:将军准备退敌。 将军要却敌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将军要却敌的拼音读音是:jiāng jūn yào què dí。 将军要却敌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6句。 将军要却敌的上半句是: 莫叹筑城劳。 将军要却敌的下半句是: 城高功亦高。
莫叹筑城劳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莫叹筑城劳的作者是:陆龟蒙。 莫叹筑城劳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叹筑城劳的释义是:莫叹筑城劳:不要感叹筑城的劳苦。 莫叹筑城劳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叹筑城劳的拼音读音是:mò tàn zhù chéng láo。 莫叹筑城劳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5句。 莫叹筑城劳的上半句是:坚城在何处。 莫叹筑城劳的下半句是:将军要却敌。
坚城在何处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坚城在何处的作者是:陆龟蒙。 坚城在何处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坚城在何处的释义是:坚城在何处:坚固的城池在哪里。指问及坚不可摧的城池所在之地。 坚城在何处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坚城在何处的拼音读音是:jiān chéng zài hé chù。 坚城在何处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4句。 坚城在何处的上半句是: 筑城畏不坚。
筑城畏不坚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筑城畏不坚的作者是:陆龟蒙。 筑城畏不坚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筑城畏不坚的释义是:“筑城畏不坚”意味着建造城墙时害怕城墙不够坚固。 筑城畏不坚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筑城畏不坚的拼音读音是:zhù chéng wèi bù jiān。 筑城畏不坚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3句。 筑城畏不坚的上半句是:手中千万杵。
手中千万杵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手中千万杵的作者是:陆龟蒙。 手中千万杵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手中千万杵的释义是:手中千万杵:指筑城时手中挥舞着无数根筑城的杵(一种打夯的工具)。 手中千万杵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手中千万杵的拼音读音是:shǒu zhōng qiān wàn chǔ。 手中千万杵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2句。 手中千万杵的上半句是:城上一掊土
城上一掊土出自《杂曲歌辞 筑城曲》,城上一掊土的作者是:陆龟蒙。 城上一掊土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上一掊土的释义是:城上一掊土:指在城墙上堆起一小堆土。 城上一掊土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上一掊土的拼音读音是:chéng shàng yī póu tǔ。 城上一掊土是《杂曲歌辞 筑城曲》的第1句。 城上一掊土的下半句是:手中千万杵。 城上一掊土的全句是
试就南窗一寐看出自《句》,试就南窗一寐看的作者是:陆龟蒙。 试就南窗一寐看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试就南窗一寐看的释义是:尝试在南窗下小睡一会儿看看。 试就南窗一寐看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试就南窗一寐看的拼音读音是:shì jiù nán chuāng yī mèi kàn。 试就南窗一寐看是《句》的第2句。 试就南窗一寐看的上半句是:思量浮世何如梦。
思量浮世何如梦出自《句》,思量浮世何如梦的作者是:陆龟蒙。 思量浮世何如梦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思量浮世何如梦的释义是:思量浮世何如梦,意为思考人世间的繁华和纷扰如同一场梦境。 思量浮世何如梦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风格是:诗。 思量浮世何如梦的拼音读音是:sī liàng fú shì hé rú mèng。 思量浮世何如梦是《句》的第1句。 思量浮世何如梦的下半句是
【释义】 病中,天刚蒙蒙亮时,我想起昨夜梦中所见的龙书,于是起来在井上汲水,谁知辘轳丝冻住了。 病久口渴,看龙书,想到龙王的一鼎之水,真是令人愁苦。 【注释】 月堕:月亮西沉;井:井栏;寒:冷清、凄凉之意;辘轳(lu lu轮):一种汲水工具;丝:绳索;下瓶难:汲水困难;幽人:隐士;浑成渴:病得很严重;龙书:指传说中的龙王所赐之药或仙丹;一鼎之水:比喻珍贵的东西;愁见:看到后愁苦;乾:同“泉”
《有别二首》的注释如下: 池上已看莺舌默,云间应即雁翰开。 池上的鸟儿在静静地鸣叫,云间的使者应该已经打开信笺了。 唯愁别后当风立,万树将秋入恨来。 我担心分别之后在风中站立,无数的树木将秋天的到来带入我的悲伤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时所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池上已看莺舌默,云间应即雁翰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
诗句释义: 且将丝线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译文: 暂且用丝线系住兰舟,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沉醉以解忧愁。 注释: - 且将:暂且 - 丝䋏:一种细长的绳状物,这里指用来系船的绳索 - 兰舟:用香草制成的船 - 烟汀:指烟雾弥漫的江岸 - 醉下:沉醉于 - 减:解除或减少 - 愁:忧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与兰舟相伴,沉醉于美丽的自然景色中,以酒消愁的情景。然而
注释:瘦弱的小腿高高地抬起,梵净山上的僧人轻快地行走,风在野塘中吹动,发出环佩的声音。我为什么不选择深山里隐居?那样就可以悠闲地度过一生了。 赏析:这是一首以僧人自况,表达作者向往山林生活,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僧人的行踪,“寒日逢僧”写僧人在寒冷的天气里行走,“瘦胫高褰”,写出了瘦弱的小腿高高地提起的样子,表现出僧人的虔诚和修行。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如何不向深山里”
【冬柳】 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注释: 1. 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 “斜对”表示诗人面对的窗户方向是侧向的。 - “零落衰条”指柳树已凋零,枝条已经干枯。 2.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 “正是霜风飘断处”指的是霜冻使得柳枝被风吹断。 - “寒鸥惊起一双双”描绘了寒鸥看到被风吹断的柳枝后,受到惊吓而纷纷飞起。 赏析:
【赏析】 寄友人:敬亭(在今安徽宣城)寒夜溪声里,同听先生讲太玄。 上得云梯不回首,钓竿犹在五湖边。 注释: 1. 敬亭:山名,位于安徽省宣城县西北。 2. 寒夜:指深冬之夜。 3. 溪声:指清冷的溪水声音。 4. 先生:这里指陶弘景。 5. 讲太玄:《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家的辩证法。陶诗“讲太玄”,意谓讲《道德经》。 6. 上得云梯:登上青云之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