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轮轻线妙无双,曾伴幽人酒一缸。
洛客见诗如有问,辗烟冲雨过桐江。

【注解】

钓车:一种古代的车子,车上装有许多钓鱼用的竹筒。

小轮轻线:车轮小,丝线细。

幽人:隐居的人。一缸(cāng):酒器,容量约一斗。

洛客:指诗人自己。洛,洛阳;客,客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有问:有所询问。

辗烟:指车轮转动时扬起的尘土。冲雨:冲刷雨水。过桐江:指经过桐江一带。桐江在今江西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出游途中偶遇一位友人,并受到朋友的询问后所作。诗中以“钓车”为题,既点出诗人此次出游的交通工具,又暗示了此次出游的目的——垂钓。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行车情况,后两句写旅途见闻。从内容上看,此诗主要写“钓”,但诗人巧妙地通过“钓车”、“幽人”和“洛客”以及“碾烟冲雨过桐江”等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垂钓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赞美,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

首句中的“小轮”与“轻线”、“妙无双”三个词语,构成了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小巧而精致的车轮,细细的钓线,再加上那精妙绝伦的技艺,三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不仅是诗人在垂钓时的娴熟技巧的真实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

次句中的“曾伴幽人酒一缸”,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幽静的环境里,有一位隐居的人正在饮酒。诗人与那位幽人的相遇,无疑增添了这次出游的乐趣。然而,诗人更感兴趣的是,他们之间是否也有一段深厚的友谊。因此,他才会在诗中留下一句“幽人见诗如有问”。

第三句中的“辗烟冲雨过桐江”,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场景:诗人正驾驶着一辆装有钓车的车子,穿过桐江。此时,车轮滚动扬起的尘土仿佛在冲刷着雨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这一景象也恰好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最后一句中的“洛客”二字,既是诗人对朋友的称呼,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期待。诗人希望他的洛客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并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快乐。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谦逊与豁达。

这首诗以“钓车”为题,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垂钓时的喜悦心情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