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境揖神凝,寒华射林缺。
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彻。
高唱戛金奏,朗咏铿玉节。
我思方泬寥,君词复凄切。
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
寂尔万籁清,皎然诸霭灭。
西窗客无梦,南浦波应结。
河光正如剑,月魄方似玦。
短烬不禁挑,冷毫看欲折。
何夕重相期,浊醪还为设。

译文

寂静的环境中,我与天地神祇进行对话,仿佛寒光穿透了树林中那缺口。
清晰的思绪被切断,清爽的感觉让我的心灵得到了透彻的释放。
激昂地唱着,戛金奏乐;高声吟咏,铿锵如玉节声。
我的思绪正沉浸在一片空旷之中,而你的词句却如此凄切。
听说在风中的竹林里,已经没有了残存的积雪,万籁俱寂。
万物都在宁静中净化,所有迷雾都已消散。
西窗外,客人不再有梦,南浦上波涛也似乎在结冻。
河面上的月光犹如一把明晃晃的剑,皎洁的月亮则如同一个玦。
蜡烛的火苗不能燃尽,笔锋也快要折断。
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让我们用浊酒来庆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静谧夜晚的心境和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首联“静境揖神凝,寒华射林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与神灵对话,感受着寒光透入林间的空缺。这里的“揖”字,既指向神灵致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虔诚。而“寒华射林缺”则形象地描绘了冬夜林间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氛围。

颔联“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心境,还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爽觉心源彻”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即在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种心境的转变,使得诗人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颈联“高唱戛金奏,朗咏铿玉节。”则通过音乐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这里的“高唱”和“朗咏”都强调了声音的高昂和清晰,而“戛金奏”、“铿玉节”则描绘了音乐的美妙动听,让人仿佛听到了金石相击的清脆声响。这样的音乐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敏感和鉴赏能力,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尾联“何夕重相期,浊醪还为设。”则以期待重逢的心情结尾,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这里的“重相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切期望,而“浊醪还为设”则暗示了诗人准备了一些浊酒,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这一结语,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