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
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
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
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
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
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
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
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栾巴噀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
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
- “遥望白云出海湾”:远观云朵从海中升起。
- “变成万状须臾间”:迅速变化着形状。
- “忽散鸟飞趁不及”:鸟群被风吹散。
- “唯只清风随往还”:只有清风不急不徐地陪伴着。
- 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
- “生复灭兮灭复生”:事物生生灭灭,循环不已。
- “将欲凝兮旋已征”:想要凝聚时,又消散了;想要停留时,又前进了。
- “因悟悠悠寄寰宇”:因此领悟到世间万物都在无边的空间中漂浮。
- “何须扰扰徇功名”:何必苦苦追求功名利禄呢?
- 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
- “灭复生兮生复灭”:生死轮回不断循环。
- “左之盈兮右之缺”:左边饱满右边却空虚。
- “从来举事皆尔为”:自古以来,做事总是这样。
- “何不含情自怡悦”:何必为了名利而烦恼呢?应该心情愉悦。
- 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
- “殊方节物异长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节气和景物。
- “盛夏云光也自寒”:夏天的阳光下,云彩也有寒冷的感觉。
- “远戍只将烟正起”:远处的烽火台上烟雾升腾。
- “横峰更似雪犹残”:山峰像雪一样覆盖,但仍然有痕迹。
-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
-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与青山相映成趣。
- “白云不尽青山尽”:白云没有尽头,青山也是如此。
- “展转霏微度碧空”:云彩在天空中缓缓飘动。
- “碧空不见浮云近”:天空中的云彩似乎离我们很近,却又感觉它们离我们很远。
- 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
- “渐觉云低驻马看”:渐渐觉得云彩低矮,停下马来观看。
- “联绵缥渺拂征鞍”:连绵不绝的云层轻轻拂过马匹。
- “一不一兮几纷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云彩变幻莫测。
- “散不散兮何漫漫”:云彩时而散开时而弥漫,令人感到时间漫长无休止。
- 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
- “东西南北□□驰”:形容云彩在各个方向自由移动。
- “上下高低恣所宜”:无论高处还是低处,都能适应。
- “影碧池冰萤□底”: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上,如同冰下的萤火虫。
- “光浮绿树霰凝枝”:阳光透过绿叶照在树枝上,使树上的雪花更加晶莹剔透。
- 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
- “欲谓白云必从龙”:认为白云一定是由龙控制的。
- “飞来飞去龙不见”:白云来去自如,但龙却看不到踪迹。
- “欲谓白云不从龙”:认为白云并不受龙的控制。
- “乍轻乍重谁能变”:白云时而轻如羽毛,时而重如巨石,谁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 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栾巴噀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
- “一重未过一重摧”:第一道山峦尚未通过,第二座山峦已经崩塌。
- “栾巴噀酒应随去”:栾巴喷出的酒应该随着山峦一起消失。
- “子晋吹笙定伴来”:子晋吹奏的笙声应该伴随着山峦的到来。
- 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
- “披襟引袖遽迎风”:我急忙打开衣襟,迎接风的吹拂。
- “欲□吹云置袖中”:我想把云吹进袖子里,让它充满整个袖子。
- “云飞入袖将为满”:然而,云很快就飞进了袖子里,变得满满的。
- “袖卷看云依旧空”:当我把袖子卷起来时,云彩依然空空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首诗通过对白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变化和无常的感悟。白云既不可捕捉也不可捉摸,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广阔。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引发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