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过潜岳

塞上征夫久劳,淮南赋敛重。抱琴将去,县政何为?

马戴《过潜岳》原文如下:

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注释与赏析:

  • 塞上征兵: 指在塞外边疆地区进行长期的军事征召。
  • 淮南赋敛: 指对淮南地区的民众进行频繁的税收和征役。
  • 抱琴方此去: 诗人即将离开此地,准备踏上新的旅程。
  • 潜岳积苍翠: 描述潜岳山峦叠嶂,郁郁葱葱的景象。
  • 皖溪生素波: 描绘皖溪水流清澈,波光粼粼的美景。
  • 真君松庙: 指的是供奉着真君神的松树神庙。
  • 公退为谁过: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思考和期待。

赏析:
马戴的《过潜岳》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塞上征兵、淮南赋敛等社会现象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描绘潜岳山的自然风光和皖溪的宁静美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公退为谁过”引发了读者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民的艰辛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